Ⅰ.试卷命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学校考试卷多是老师们辛苦剪贴、东拼西凑而成,或者干脆都用商业性试卷,试卷中题目的针对性往往不是很强,而陈旧题目多,题量大,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战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自主编制试卷的越来越少,也懒得积累资料,最终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青蛙与水温关系的故事,提醒人们要有危机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会使人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如:有关选择题不定选项的说明,怎样才是规范的表述? 请看: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李老师】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肯定有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张老师】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陈老师】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上又是怎样表述的呢?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2005-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
当前,老师们在命题时,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明显缺乏资料,总是在自己的本本上抄来抄去,熟悉的人一下就能猜出他会出什么题目;有的命题时语言不够规范,逻辑关系不太严格,使学生答题容易产生歧义,影响公正评分;甚至有的老师对教学重难点及考试设定的要求把握不准,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今后,我们还将要进行试卷命题质量评价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逐渐提高命题质量,做到试卷的“适标性、科学性、情境性、创新性”都很优秀,难易度、区分度都较适当,而且参考答案正确无误,评分标准宽严合理。一定要加强命题工作的实际体验,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
Ⅱ.关于应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说明
为使学科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把握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审查命题的效度,促进老师联系教材和考纲研究命题质量,从而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提倡制定并实施“学科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强化命题工作。
应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卷,是一种规范化管理考试的科学方式。采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出题,能在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两个方向上列出各项、各层次试题的比例,使试题分布合理,覆盖面广,有利于克服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教学与考试的桥梁,是试题编制的指南和标准。
按“双向细目表”拟卷,好处是:
一、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考试应有一定的内容覆盖面,运用“双向细目表”拟卷,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二、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运用双向细目表,可即刻反映出内容及分值和分布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问题的。
三、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所以,考前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总结性的教学,不主张为了及格率而按考试卷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如果按“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则是可取的,也是很有效果的。“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四、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审核。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总之,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拟卷,是规范出卷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出卷中的盲目性,对规范教学、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命题的责任心、提高考核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Ⅲ .理解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标准化考试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标准,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命题、施测、评分、计分等都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较常见的有四种:
(1)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测验
内容测 验 目
标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