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成语典故赏析( 之五 梅开二度 )

(2011-07-25 19:06:41)
标签:

陈杏元

丛台

宋体

梅花树

梅良玉

杂谈


         http://s4/middle/6363a4d1ga8e32ad83bf3&690之五 梅开二度 )" TITLE="邯郸成语典故赏析( 之五 梅开二度 )" />

                       梅开二度


        导言:我们邯郸是具有6000多年的文化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的赵国都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灿烂辉煌的“赵文化”,而闻明于世。特别是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风靡全国,堪称国之瑰宝。诸如完璧归赵、毛遂自荐、黄粱美梦、邯郸学步、梅开二度---,被誉为成语之乡, 有人统计,典出赵国或邯郸的成语典故有4000余经典精辟,脍炙人口。从今天起将选择一些进行赏析与博友分享。
        

                              

     梅开二度:指同一件事二次成功,多指二次婚姻。“梅开二度”源于惜阴堂主人所编小说《二度梅》,后来被编成京剧、越剧流传至今。

      

     典故                                                       

唐代肃宗年间,邯郸美女陈杏元,家有株梅花树,正当花期,喷香吐艳。忽一日,不知何故,枝叶打蔫,花儿败落,杏元大惑不解。恰在这一日,杏元在朝做官的父亲差一位书童前来送信。这书童,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原是被奸臣残害的忠良之后梅良玉。原来梅花败落应在了他的身上。杏元心里萌生了感情,俩人堕入爱河。谁知好景不长,尚未成婚,北国屡屡侵扰,唐王无计,要派美人北国去和番,杏元应选。那时的邯郸是边陲重镇,凡到番邦去的人,素有登临丛台与亲人挥泪惜别的习俗。这样杏元与梅良玉便到丛台上道别。

丛台上至今留: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八个大字。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当陈杏元泪别梅良玉,一步一回头悲痛欲绝,途中悬崖自尽之际,她突然被人相救,最终与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结良缘!因而感动了陈家院中的那棵梅花树。就在梅陈完婚之日,那梅花树又二度重开,花朵满枝,鲜艳夺目,香味四溢!因此便有了「梅开二度」这个成语。

 

         http://s2/small/6363a4d1ga8e32e948861&690之五 梅开二度 )" TITLE="邯郸成语典故赏析( 之五 梅开二度 )" />

 

                                                                       2011-7-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