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中收购悍马失败,应该问问一汽二汽

(2010-03-03 12:49:38)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中欧商业评论》高级记者 朴抱一

我不愿意从“阴谋论”的角度去理解腾中的收购,尽管腾中可能会考虑说,如果不成功,也提升了公众知名度。
但是对于一个善于进行资本操作、工业原料芒硝的供应商,公众知名度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这种公众知名度,很容易被媒体和债主关注,造成资金链条的紧张。芒硝不是奶粉,需要尽人皆知。
并且,高达4000万的收购支出,成本实在太高了。换言之,通用并非傻瓜,在火烧眉毛的时候,怎么可能去配合演出?

我更愿意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情,并且在腾中收购悍马之前,就曾经提醒过类似的风险。
腾中在收购之处,就宣称和军方达成了采购意向。作为高性能的越野车,哪怕是悍马的民用技术,对提升中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腾中敢冒险收购的最重要的动力,《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戏称这是“躺着赚钱的生意”。
但是腾中的失误,也在于把军方的采购意向暴露太早了。我们做一个基本的如果军方采购悍马,会产生哪些结果:
1。提升中国陆军战斗力,不符合美国遏制中国军事力量的目标。其结果是美军反对,剔除了悍马卖给美军装备的技术。
2。阻挡了现有中国军车装备商的财路。比如(仅作猜测),二汽的“猛士”,如果总装备部采购国产悍马,谁还会买笨重的“猛士”。“猛士”号称指标超过了“悍马”,但很快被网友发现,其引用的指标是悍马1980年代的指标。
3。引进悍马不符合所谓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虽然这是最扯淡的一条,有些地方就是要用高耗油高排量的车。但悍马冒犯了汽车产业的潜规则,也会死得很惨。

那么,事情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剔除了军用车技术的悍马,会让军方采购意向下降。如果,类似“猛士”这样的传统的军车供应商,他们会和政府、和军方做怎样的沟通?汽车产业协会和管理部门又会点什么样的眼药水?

《21世纪经济报道》昨天引用接近收购的人士的话说,在2009年年底,军方的采购意向就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腾中在去年年底对收购心灰意冷的原因之一。

我们总是善于用阴谋论的炒作做经济和管理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表面和浅薄的,它经常掩盖商业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