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智质疑中医中医李智健康施今墨 |
分类: 生活杂谈 |
1、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疾病难题,没有一个是中医攻克的。就连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康熙种痘术,也是来源于传教士汤若望。而不是现在普遍以讹传讹的中国民间中医土方子,搞得跟拯救了世界一样。
李智:对于这样的论断,首先我想纠正大家一个误区,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的天职,而医学也从来不分国界。我从一个中医人的角度去讲中医养生,并没有夸大中医的功效,也并没有贬低任何其他医学,而是在基于众多中医实践的基础上客观的阐述。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民间土方子的存在,必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因此,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这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医生们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质疑中医的朋友们可能觉得西医有很多优势,是能够治病救人的现代医学。我承认西医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的见效快,操作方法简便等等。但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文化能够流传至今,必定有它优秀的地方。客观的讲,没有一种医学是万能的,这样相互的抨击诋毁也毫无意义。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学术之间的纷争,而是各自扬长避短,将中西医结合,解决人们在生活中所有的疾病难题。
2、没听说哪个中医能治好艾滋病、癌症的。倒是魔术师约翰逊、跳水神童洛加尼斯们,在西医呵护下,健康的活到现在。换上中医,恐怕早就翘辫子了。
李智:不管是艾滋病也好,癌症也好,在患病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这个阶段相应的症状。西医固然能治好极少数的“绝症”,但你去问问是所有的艾滋病人都是完全被西医给治好的吗?约翰逊的病是否全是西医治好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去证实。我想说的只是中医在患病的某些阶段,出现的一些如呕吐、头晕等等症状是可以得到治疗的,另外,对于患病过后的病人在恢复期间,中医也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中医的起源本就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所以,中医的本质并不是要产生某种病症了才去应付性的去诊治,而是在协调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增强我们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病毒无法入侵我们体内,这才是中医的精粹。就好比练兵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保卫国家一样的道理。
3、姚明的脚受伤了,为什么不找中医只找西医,而且是最贵、最好的西医。因为那是事实验证过的,人家能把脚弓削平,这是高科技。是不断进步中的高科技。换中医?按摩一下?针灸一下?吃点草熬的汤?恐怕姚明早退役了。当年马俊仁用的倒都是“土方子”,还“中华鳖精”,最后呢?是兴奋剂。所以不相信科学的都是骗子,或者骗子的受害者。
李智:在这里我想说,真正专业的中医生,反而是相信科学的。我并不是在标榜自己有多专业,而是我的学医及从医经历告诉我,中医并不是就意味着思想顽固腐朽,西医就代表先进、科学。我的研究生导师叶成亮教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医大夫,他一生给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外国友人针灸治病,治疗效果都非常好,不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也可以说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但事实上他却是北医西医专业毕业的,他的父亲是中国非常有名的针灸大师叶心清先生。我的导师毕业后一直在做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努力,而直到今天我也一直非常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的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技术。而在我的从医经历中,我也是在一点一滴做着这样的将中西医结合的事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最好的医术尽力解决人们生活当中的所有疑难杂症。
4、从sars、禽流感到甲流,没听说中医起到过任何作用。全是西医在苦苦支撑,不断研究,不断实验。只有科学才能解决问题,关键时刻,没有人敢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伪科学。
李智:从sars、禽流感到甲流,西医是在不断研究,不断试验,但病毒的变异速度事实上比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还要快,我们总是在出现一种病症的时候,才努力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的都是“被动仗”。为什么甲流来袭,患病较多的确是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人?事实上,中青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而每况愈下,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已经让他们的身体彻底“垮掉”,所以病毒来的时候,我们只能“俯首称臣”,任凭病毒“蹂躏”。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多一点中医常识,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做起,真正做到让自身免疫系统强大起来,病毒再怎么变异,我想也很难让如此多的人患病
5、从来没有任何有名有姓的人,站出来说过,他的病西医没治好,中医治好了的。从来没有。所有人可以回忆一下——一个也没有。我就奇怪了,这么庞大而拙劣的骗局,怎么就没人指出呢?
李智:对于这个质疑我想反问当中国人还不知道“西医”这个词以前,您的祖辈们是怎么治好病的?如果没有中医的治疗,想必也没有如今的您在这里几乎忘本的质疑中国的传统文化吧?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生病都不是什么好事,而不管是被中医,还是西医治好的朋友们都不会大肆宣扬我的病谁谁谁给我治好的。在我就诊过的病人中,也没有一个来指责过我是在胡乱给他们扎针,我的所有工作都是行骗行为。
6、其实早就有人指出,鲁迅——中医是骗子。鲁迅多年前就明确指出了。鲁迅为了救国图强,到日本学医,学西医。他为什么不学中医?鲁迅的传统文化修养很深厚,但他不信中医,因为他的学问告诉他——中医是骗子。
李智:鲁迅乃一代文豪,单论“中医是骗子”这句话,鲁迅先生确实说过,但我很想反问一句,您有考究过鲁迅说这句话的语境吗?这样“断章取义”未免有些偏激和绝对。看过《呐喊·自序》整篇文章,再读过《父亲的病》,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得出正常的结论:鲁迅如是说是以他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为基础的。所谓的“东方科学七君子”想必都是力挺中医的,但如今还拿鲁迅“开刀”显然是贻笑大方了。鲁迅用自己的“丧父之痛”来证明某些“中医”的愚昧和误人,目的也是为了唤醒当时麻木的国人而写的。在我看来,鲁迅抨击的也是那些“误人性命”的庸医,是那些“反科学”的愚蠢做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非常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如此,大喊“以科学的名义”卫道的那“东方科学七君子”,如今还在咬着鲁迅先生的这句义愤之词,未免有些“断章取义”,有辱鲁迅先生。
7、中医和风水、命相学,源出同一个体系,那就是,中国人在蒙昧无知时用来欺骗自己的巫术体系。
李智:能从中医联系到风水、命相学,想必也是从《易经》里面得知。存在这样的论断,我想是因为大家对中医不够了解。易经里面是谈到有中医学,讲的是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但这并不是中医的全部,说中医是巫术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而在《易经》里谈到的中医是否是“巫术”,我想我在这里没必要去进行无谓的争论,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可取之处。大家对中医的认识存在这么多的误区,是中医的科普宣传没有到位,这也是现在正要做的工作。
8、《黄帝内经》,作者是谁?连这个都回答不了,一本伪书,一本不知从哪里翻检出来的伪书,成了所有中医的祖宗。太可笑了。
李智:对于这个问题的,我认为质疑的朋友有些调侃和无理取闹,《皇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当今学习中医之人都会拜读的一本书。它的作者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所有在古人实践基础上累积起来的经验。作为一部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人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9、中药都有毒。但却从不标示,暗示患者中药是健康药品。这是最大的不负责任。谁敢说中草药没有毒性?这在科学上是常识,但是中医们根本不管这个——草菅人命。
李智:对于“草菅人命”这个说法,我要纠正用在中草药上是不恰当的。之所以造成人们有这种错误的认识,客观上讲,是因为中药的量化还不够,我们吃西药的时候,总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明这种药吃几片,那种药吃几颗,但对于中药,却没有这么的精确的描述。但大家也要看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也并不是止步不前,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中药都进行了技术加工,制成一定的剂量给病人。
10、很多患者,被中医拖得不行了才来医院,我问他为什么,说是西医检查的项目太多,太贵。我倒想问,对你负责任你还不愿意了?钱重要还是命重要?西医那绝对是一分钱一分货,好的仪器就是贵,没办法,因为这是科学,科学需要成本。约翰逊得了艾滋病就不会死,因为他足够有钱。这就是社会,有钱,你得了什么病西医都有办法减缓你的痛苦,延长你的生命,甚至让你显得青春美丽,没钱呢?找中医揉两下,只是自欺欺人。而没成本的中医现在收费居然也很贵——没天理了快。你揉两下就1000块?你们还觉得值?医院里那么先进的仪器你不信任,你们去信任江湖骗子?活该被拖得奄奄一息。
李智:有人认为中医是“江湖骗子”,我想是因为他们对中医丝毫不了解。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重在调理身体机能。所以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一针见血,快速有效。在这方面,我们也会努力改进,加强和提高中医的快速性和简便性。然而很多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疲劳、失眠、头疼、浑身疼痛等症状,但是临床检查却没有明显的生理病理变化。用中医来调理却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任何一名专业的中医,也不是顽固不化,腐守陈规,而是相信科学技术的。很多患者并不是因为被中医拖得不行了才来医院,任何疾病,如果不即时治疗,拖的时间太长,病入膏肓,即使是西医也束手无策。
11、《小穴位大健康》?穴位确实是“小穴位”,揉一揉顶多活血化瘀,舒服一会,还是“小健康”。“大健康”在哪里?在医院里。不要相信“穴位是人体是药箱”之类的话,没有任何道理,穴位这么神奇,每个人身上都有,怎么其他国家,美洲、欧洲、非洲人都不知道呢?人家智商比你低?不可能的嘛。
李智:大家对我这本书名的质疑,我想也是大家对书名的概念理解不透。人体的穴位遍布全身,就像无数个学位点连接的一张网,所以称每个穴位为“小穴位”。对于“大健康”的理解,“大”是揭示生活的一点一滴,是想表达生活中对于一个小小穴位的关注,就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健康问题,所以叫“大健康”。事实上,在专业领域里,学习中医的外国人还多余中国人。我们有听说以为德国的女士来到中国学习中医,如今已在中国开了中医诊所,每天去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反问我们有听说中国人到国外去开西医诊所的吗?想必很少。韩国人能将他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甚至连韩医针灸都想替换中国针灸成为国际标准,幸好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公证和谴责,我想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都保护和发扬到哪里去了?我想我们是有责任和义务去以现代实验科学技术来阐明、推广中医和针灸。
12、中医可以存在,也不是全无用处,平常做做保健,还是可以的。但请不要中伤真正救死扶伤的西医,更不要夸大其词,影响患者的正确抉择。
李智:大家对中医有这么多的误解,存在这么多误区,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医科普工作的不到位。作为新时代的中医生们,我想我们会努力做好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同时,希望大家也要辩证的,全面的去看待事物,学会判断市面上的中医养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