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诗赏析

(2025-02-01 09:28:43)
歙州民居
晨起惊秋雨,客行趁晓烟。
青白房错落,旷荡水连天。
回首拱桥上,隐身石巷间。
故乡风景秀,何必苦留连?
赏析:《歙州民居》一诗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水墨徽州的神韵,在时空交错的画面中暗藏哲理玄机。全诗看似平实浅近,实则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读。

**一、时空交响的立体画卷**
开篇"晨起惊秋雨,客行趁晓烟"以蒙太奇手法并置两个时空维度:秋雨惊晨的静态瞬间与晓烟赶路的动态过程。"惊"字既状雨声之骤,又显心境之动,将自然声响转化为心理震颤。青白错落的马头墙倒映于连天水色,建筑与自然在色彩上形成虚实相生,徽派民居特有的青瓦白墙与空濛天地构成二维平面中的三维纵深。拱桥石巷的意象组接,既延续了前联的空间铺陈,又以"回首""隐身"二词完成了从客观描摹到主观观照的视角转换。

**二、水墨丹青的留白智慧**
诗人深谙中国画"计白当黑"之道,"旷荡水连天"的虚空处正见徽州山水之灵秀。石巷幽深的留白中,依稀可闻戴望舒《雨巷》般的跫音回响,却无其惆怅缠绵。拱桥倒影虚悬于水墨氤氲,恍若穿越时空的虹霓,沟通着现实与记忆。这种留白不仅拓展了画面空间,更在心灵层面开辟出可供回旋的审美场域。

**三、禅意盎然的生命顿悟**
尾联"故乡风景秀,何必苦留连"如禅宗公案般发人深省。表面上悖离常理——既言风景秀丽,偏劝不必流连,实则暗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诗人将徽州民居提升为精神原乡的象征,在"客行"与"故乡"的辩证关系中,揭示出真正的精神家园不在固守而在超越。这种顿悟并非否定眷恋,而是将具象的乡愁升华为形而上的栖居之思。

该诗在五律的严整格律中灌注自由灵动的气韵,对仗处可见"青白"对"旷荡"的色彩张力,"拱桥"对"石巷"的空间呼应;炼字尤见功力,"惊""趁"二字激活全篇,"隐"字暗含归去来兮的哲学意味。若论微瑕,"错落"与"连天"的动静呼应稍欠工稳,然此等瑕疵恰如歙砚石纹,反添古朴真率之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