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看点儿什么好?

标签:
转载 |
六一马上就到了,干妈问我该给孩儿们买什么礼物,我毫不犹豫地说:“买几本书吧。”于是我们来到丽都饭店里的“小逗号”书店,给两个孩子分别挑了几本适合他们年龄的进口童书。不得不说,国外的童书就是做的好,当初两次在美国生孩子,都收到了事儿爸公司送的童书大礼包。那里面的书一直在他俩的最爱排行榜上。
Marcus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喜欢听我讲书,现在没事儿的时候自己就会拿本书来看——虽然还读不懂文字;Keira是那种注意力比较短的孩子,以前根本对书不感兴趣,现在呢,对哥哥的书还是缺乏耐心,但对自己喜欢的几本书是百看不厌,每次都从头听到尾,还会一直用手在上面指指划划,嘴里咿呀有声。所以每当别的妈妈跟我说孩子对书没兴趣的时候,我就会想:是不是书挑得不合适呢?
我一直认为,认字不着急,读书需趁早。一岁之内的婴儿就应该有读书的习惯和兴趣,但确实得有适合的书才能做到这一点。以我家的经验,有三类书会让婴儿感兴趣:柔软的布书,有touch and feel内容的纸板书(board book),还有折页下藏有图案的flap book(会躲猫猫的孩子都喜欢)。另外带音乐的song book也是婴幼皆宜的选择,只不过一般都比较贵,而且要注意选音乐好听点儿的,别买噪音大的。
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是四岁“开蒙”背三字经千字文,现在的亲子阅读都远远早于这个。选对了书,孩子会主动地爱上阅读。很多孩子两三岁就背了几百首唐诗,结果后来全忘光了;可是热爱读书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关上,有指导地看书尤其重要。在美国,每本童书都有明确的阅读对象,“I can read”是一个幼儿读书系统,干脆以数字分级进阶:从“my first”系列开始,然后是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分为1-4级。4级之后就可以没有什么障碍地看字书了。去年事儿姨给了我一些level 1的书,现在marcus还不能自己读,但听是正好的。
我经常感慨,在国外坐飞机,很多人都在一路看书,可是在国内的航班上,顶多有人看看飞机上的报纸杂志,大多数人都是两眼望天无所事事,一点没有无书可看的空虚感。但愿我们的下一代除了习惯于在星巴克喝咖啡上网以外,也会觉得在悠闲的环境里看一本有意思的书,乃是人生一大享受......
Marcus和Keira最爱的布书:小鸟找妈妈。是我纽约的女朋友送的,因为这也是她女儿最爱的一本书。很多布书里都有这种吊着的小动物,不幸成为小读者磨牙的工具。不过别忘了,咬书、撕书都是婴儿“看书”的方式!
兄妹俩最爱的一本touch and feel book,以及Elmo的song
book。俩人经常一起看,Marcus会唱里面每一首歌。从磨损程度就可以看出它们多受欢迎了!
Keira最喜欢的一本flap
book,可能因为躲在折页后面的娃娃都穿着不同材质的漂亮衣服。另外一本小书是他俩都爱的,因为画得实在漂亮,也因为我每次讲都会给唱里面的歌。
“画得好”是我对童书的第一要求,色彩也绝不是越鲜艳越好。
米粒妈送的《兔儿爷》和《小石狮子》是中国本土绘本里的精品,Marcus百看不厌,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要求讲。文字和图画都很抒情,每次讲到最后一页,他的脸上都露出欢喜的笑容。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至少一本Eric
Carle的书,也许会影响他们一生对色彩的认识。
教育专家小潘蜀熟送的《波波系列》(海燕出版社),感觉很适合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归在生活认知类,但又难得的温暖生动。marcus很喜欢。米妈,别满世界找了,这是我送给米粒的六一礼物。
不是所有的舶来品都能照单全收,事儿姥爷给买的这本法国人的书很有意思,可是让marcus脏了口儿
事儿妈说起书来,那是相当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