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笔记
记录于20130628上班大巴上)
一、人际关系的性质:
1)多样性
2)真实性
A.知道别人对我们真实的评价
B.与朋友建立更多的沟通关系---不要有事才联系,要在没事的时候找朋友。
(所以平时在Q上联系随便说两句话也是正常的,不要说没事就不联系)
C.不可过度交往---朋友一个月见面超过三次就不增加社会资本含量,要分配时间给陌生人。 (即使是好朋友,比如小白,比如星星,一个月不用见太多次,多了就浪费时间)
3)平衡性
A.领导--被动社交
B.资浅的人---主动社交
处理好主被动的关系---只有社会资本是属于你的
4)交叉性——一个人和多人交往的能力
每个人社会交往资源有限——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交叉性水平最高的人(朋友最多的人,因为他的人际关系可以部分的转移到你身上来)
(其实也是说,以后和要多注重和人缘好,人脉广的人交往)
二、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
1)信用技术---自己先投入,先拥有信用,才能获得回报。
(在平时先付出,然后才索取。比如说三叔给领导送花)
A.这样别人才会把自己拥有的资源折价给你。
B.当我们身上拥有债券与债务的关系,要用资源换资源。
C.信用有烂帐——先行支出的行为要及时要。用说A的时候暗示B。
只要你有先期投入的意识,就有价值。
三、如何跨出小圈子
1)搞好和小圈子的关系重要,更重要的是搞好离我们比较远的关系。
A.人更容易在离你比较远的圈子里获得赞许。
——人在同行中不容易获得尊敬,在另外一个结构里你是比较容易获得尊重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精神,也要寻找在其他专业里的机会(结构洞技术)。
(比如说你是公务员,你在公务员体系里面可能没有什么优势,但是你用你拥有的资源,去其他行业,就能被人膜拜。又或者你用你其他专业的知识,在公务员系统里面被其他公务员膜拜。)
2)跨越小圈子
每个人都有好的和不好的部分。
如何把好能量发挥出来——人在离平时环境比较远的地方比平时敏感
(so交陌生人的朋友,去远方旅行,去认识和我们不同国度地方的人,不要太中国,不要让自己太封闭)
注意累计适度的朋友数量——同化性
(如果你喜欢一个行业,就要积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朋友的数量,比如作家,比如时间管理,比如公务员)
通过人际传递的知识——比书面知识强得多
四、组织生活技术
例如:开party,一个人带一个好朋友
如果邀请到牛逼的朋友——其他朋友身上的优点在聚会中有信用附加作用、光环效应
做东的人经常称为领袖
五、提升社会资本的10件事(我觉得每一点都值得学习的)
1)聊天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有远见,考虑未来的事情,不要聊家长里短。
(这个和我之前的想法有冲突,我一度是这样的人,后来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功利,觉得难道你就这么能确定你人生的方向,或者像丽霞那样读大一的时候就要做公务员?
这样看的话,也许是我有点走极端了,像LX那样确实不好,因为这样人生的梦想就小了很多,会让自己的生命少了很多未知和可能性。
我想这里说的远见实际上是说你在确定了人生努力方向的前提下,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如何狂奔。)
2)不要势利,现在交往的关系不一定现在就有效应,多帮助别人会让你心态变好。功利在任何圈子都不喜欢。
(主要还是在自己可以的范围内,多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别人。)
3)社交的差异性,交往不同圈子的人。
4)不要随便承诺,说了就要做,要学会拒绝。
(要学会拉下脸拒绝,比如叫你吃饭:我过十分钟再去,等)
5)接近一些你不知道的人或知识——积极的听一些你不知道的讲座,不知道的国家,不知道的知识,不知道的人。
(比如说:深圳读书会的讲座,不是说你有兴趣才去听,而是你有时间就去听,用开放的思维去接受知识,而不是说我只看我知道的,我喜欢的,要多去听听别人的想法,别人的分享,就算是你知道的东西,也可以去看看别人的新的思路与想法。
同时要认识多一点不同行业的人,让自己的工作思路也保持开放,去听别人的故事)
接近不喜欢的人和事物——匡正自己,保持开放知识。
(很多时候你不喜欢一样事情只能说明两件事情:
第一,你做不好这件事。那就去逼自己做到极致;
第二,你不了解这件事,那就要逼自己去看,去匡正自己的思路。
比如说买书的时候,有些书是不喜欢但是应该看的,就是属于这一类。)
6)在没事的时候联系老朋友。
7)做一些成本很低但是让别人你在关心他的事情——比如手写一封信给朋友。
比如说在生日的时候,寄一封手写信给别人。
到一个城市,如果有朋友在那,一定带点小礼物给他。
8)组织机会——给自己定指标,要组织几场聚会。更新血液。
隔一段时间一定要组织聚会,不要因为一时的沮丧而放弃组织者这个位置哦~
9)关心第一印象
10)一定要印名片——为了能找到你。第二次交往是很关键的
最好不要印手机号码在名片上,重视对方——然后才给他写手机号码,尤其是当面写下
—我给您写号码,请你写号码给我,跟在他后面。他感觉到亏欠你,说明我把你看成特别的人。
总结:扩大社会关系——不要吝啬,用我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用来帮助第三人或第四人,不仅不会削减以前的关系,还能感到自己为别人创造价值,自己的利益也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