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是一种有价值的劳动

(2010-09-26 07:43:53)
标签:

诗人

文化

杂谈

微辞

分类: 关于诗歌

   我们在承认诗歌创作也是一种劳动时,就已经确立了诗歌的价值。因为所有的劳动,价值都是它的附庸。这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里已作了注释。但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劳动,在现阶段它的价值正在与它的创造者脱离关系。这种脱离造成了劳动者的困厄,却并不会因此而否定这种劳动。因为价值依然存在。不过是劳动者无法和自己创造的价值见面而已。能和这些价值见面并拥有这些价值的自有人在。他们是拥有出版书号的人。

 

   下面,是我诗后的跟帖,大概涉及了上面的问题,录之以示讨论的正式。 

 

   咏梅前沿播报


   诗于今天的文坛,肯定没有小说热卖,没有杂文够劲,甚至没有散文妩媚,不过,写诗的人并未见少,读诗的人也日渐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了诗的独特魅力,因为,“高贵的 卑微的/严肃的 诙谐的/只要是生活的真实”,都可入诗,当“平易留在诗里”,晦涩已死,读者便可以在诗里找到一份真实,找到一个隐藏着的自己,于是,内心的一点点共鸣,会膨胀成满心的喜悦,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微张着嘴,发出一声愉快的欢呼。而这一声欢呼,正是对诗者最好的褒奖。
    至于可儿立下的军令状——卖盒饭供老师一日三餐,着实令人感动,却显太过悲壮。不知是否有笔误?不过,就是把“卖”换成“买”,仍显惨淡——诗人一日三餐吃盒饭,仅可解一饥,岂能够营养?写出来的诗不更得有菜色?写诗、教诗、学诗不至于惨烈到如此地步,我坚信。
所以,该喝酒时来一杯,喝剩的,做个啤酒鸡,健胃防病。

 

天城阿扁   

    呵呵,谢谢盒饭和啤酒鸡。我喜欢自己做着吃。炒几个素淡小菜,配上一两个用点匠心的鱼或肉的佳肴,再喝点酒。所以无饿饭之忧。谨谢。
    诗中所说,是诗的现状。所有感慨均生自那伍拾元的稿酬。
    现实是,<江夏文艺>的稿酬,体现了对诗创作的尊重。而很多刊物,包括选本、丛书,收录诗作者的劳动时,作者需额外支付一笔赞助,否则不予录用。更别说润笔了。在这种状况下诗人的生存显得格外艰难。如果写诗以糊口,七日饥饿的生命极限后,便可天下无诗人。
    前面我曾写过的苦瓜诗人一一白连春,捡垃圾、做苦工,一日三餐还想省出一点钱,参加选稿会,交齐编辑费。然后在某一日欣喜地看着自己的诗变成铅字的沉重。以至四十而秃顶,在病榻上奄奄一息。
    一位垃圾派诗人,到处拜访文友,获取捐资,油印自己的诗集,然后赠送给读者和朋友。他的行囊里就装着那些油印诗集,沉重地行走在大地之上。为了吸引人们注意的目光。他在他的博客里高调宣布,步行去西安,跪拜一位体制内的诗人,用这种行为秀来获得体制的注意。
    湖北的一位诗作者,艰难的生存让他身患恶疾,为了不拖垮他和妻子好不容易创建的小家。他用诗人的偏执,留下对房子、钱物的分配意向,抛妻弃子,孤身一人隐匿人世。苟涎残喘等待死期。这期间,他仍在写诗。这些诗歌偶见报端,稿酬单直寄妻子之手,妻子方知夫君尚在人世。
   很多这样的例子,仅能说明诗人的窘境。当海子自杀后,他的诗集才得以结集,还掉生前的欠款。我们的海子,实则是被穷困扼杀。那么,我所诘问的,是先活人还是先写诗,更多的是一句叹息,因为只有活人才写得诗来,死人只合腐烂,坟头也开不出一朵恶之花。

 

 

 

咏梅前沿播报


    这个话题很敏感但又很现实,需要正视。拿出来单题讨论很有必要。
   首先我想发问:既然体制外的、无出版号的诗人们面临如此不堪的窘境,他们为何还要如此执着?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吗?肯定不是。诗人对诗歌的执着,应该不仅仅是缘于诗歌本身的魅力,更缘于重视诗歌在文坛应有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诗者如不坚持,便没人能够捍卫诗歌的尊严,维护诗歌的地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其次我想说:其实现在不仅仅是诗人,还有许多其它领域的文人——当然也指体制外的、没门子的那些文人——可能也面临这种窘境。出版业的明规则、潜规则,迫使他们为了让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而四处奔波。而创作的价格与劳动价值的严重背离,却又让这些文人连自身的生计都很困难,出版东西就更乏力。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或者说走向更窘迫的境地。
   是的,阿扁说得对:现在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迫使诗人(直接劳动者)无法与诗歌的价值表现(经济学中也称“货币表现”,或更直接地说,就是:稿酬、润笔费等实际收)直接见面。
   惟一让人感到欣慰或可以自我安慰的是:这一切并不能抹杀诗歌本身的价值。(前面我已提及,此处不再重复)
   那么,现在需要解决的事情是,如何让诗者的创作可以获得等量的收入,任何劳动都需要再发展,再发展就需要能量,这是经济规律。我想,几方面都需要努力,这个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一方面,出版业应该出台向诗歌倾斜的规定甚至是政策,扶持诗坛发展。
   另一方面,诗人要自重,要有使命感,要写有价值的诗,写为人所接受的诗,切不可故弄玄虚,卖弄高深。和寡未必因曲高。
   再者,要提高全民文学修养,特别是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认知程度。说到底,任何与价值挂钩的活动,都与买方息息相关,只有大众接受,有了市场,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先说这么多,想起来再来说。
 

寒梅

说的好,现实永远是现实,必须面对的。
 

雪儿飘飘

诗作没有小说稿酬丰厚在于读诗的群体——它很微小。但诗却是文坛的清新的空气,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

 

 

梦人

如果仅从物质上考究,的确这种精神劳动与物质回报不同步,但从精神上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已经收获了。这个话题值得探讨。

 

 

 

 

咏梅前沿播报


嗯,关于诗人的窘境,再多说几句。
这里所提及的诗人,其实应该算是“纯诗人”,就是阿扁所说,靠写诗糊口的人,我不得不佩服这类诗人的执着,真是不易。我不知道这类人现在在诗人中占多大比例,如果比例很大,那么该引起业内足够重视,如果比例不大,建议这些诗人适当调整方向,也写点别的,或干点别的,千万可别“写诗”这一棵树上把自己吊死,死了你还能写吗?如果真需要别人用卖盒饭的收入供诗人充饥,然后维持诗人的诗歌创作,我想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别再撞那南墙了。大环境已然如此,小人物硬撑,受伤的还不是自己?
像阿扁这样的诗人,既热衷写诗,却又不以此为生计,比较值得推崇,也许好多诗人也正属此列。靠别的收入过生活,平时自己烧几个小菜,喝几杯小酒,偶尔诗作见诸纸媒,拿到稿费时,再添个小菜。没有稿费时也无饿肚子一说。这样的状态写出的诗才会更平和,更理性,更广泛,更深入。当然,这样的诗人也需要出版商的青睐,谁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价值体现呢?
也许还有一些像阿扁学生们这样的,学诗、写诗完全是一时兴起,不靠它发财,甚至没想过把它们的价值用稿费等形式实现出来,写诗,只为愉悦身心。或者说一句极俗的话就是——“吃饱了撑的”,这样的人估计也不少,那就更不存在生存窘境的问题了。

 

 

 

 

雨中菡萏


      可儿所立的军令状,看是一则玩笑,实则夹有一份难言的辛酸。正如老师所说,从苦瓜诗人一一白连春到海子,活着,写诗很难,我们不得悲哀地发现,许多人以诗歌起步,却最早放弃了诗歌,可以一路坚持的太少。
      值得欣慰的是,仍有许多人在坚持自已的梦想,曾经放弃写诗的人,仍然喜欢读诗,它的精炼、含蓄是散文的妩媚、杂文的锋锐所无法替代的。诚然,我们并不以它解决温饱,但就诗的现状来说,却仍让人心情不由得黯然低落。诗人难以摆脱的窘境,那些出版业的明规则、潜规则,让人望而却步。
       好在老师说一句,诗歌是一种有价值的劳动。这句话,又让陷入窘境的诗坛多了一限生气。
       诗歌本身的价值,无需赘言,大凡热爱诗歌的人都能就此侃侃而谈,那么且让我们用一块红布遮蔽现状,摸着诗歌孱弱的双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所确定的,诗歌的价值!

 

 

 

 

暮昕


  写诗一般都不会作为生存的目的,可能就是一种自由与灵魂的发泄吧。诗是一种孤独,疼痛,心境的始然,内心的呐喊,悲苦的深吟,自然的流泄,是个很窄的群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写诗的,首先;“诗”不是写出来的,写出来的诗,就不是诗了,这就是诗人的与“诗”的最大特点。

咏梅前沿播报

同意暮昕大姐的看法——写诗不要作为生存目的,补充一点,最好也不要当成惟一手段。
阿扁和可儿描述的那些可怜又悲哀的例子,我不知道有多大的普遍性,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表达咱们的同情和无奈,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无论算是诘问,还是呐喊,还是叹息,阿扁那句话说得很对——只有活人才写得诗来,死人只合腐烂,坟头也开不出一朵恶之花。
我还是坚持那句话:几方面都要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那些极端行为,值得同情,但最好不要效仿。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人不能总是盲目地往前走,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写诗是不能带有功利性的目的,诗一旦蒙上功利的面纱,诗本身的韵味将黯然失色。我认为写诗和听歌一样,一些歌,听得多了,就顺耳。一些诗,读得多了,就顺嘴。把诗写好,是诗人或者诗歌爱好者的责任。一首歌,我们往往先记住的是它最打动人的那一部分,这是整首歌的支撑,因为有了这一部分,我们才有了听下去的动力,乃至把一首歌从头到尾听完、学会。一首诗,最让人震动的是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精彩动人之处。这一句或者两句成为整首诗的眼睛,因为眼睛的存在,使整首诗歌才有了生命的光彩。心动而成诗,用心去写,去记录,才能写出让人共振的诗篇。诗写好了,让读者去接受它,你必须给读者一个接受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是用心去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