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011-05-29 19:36:27)
标签:

教育

心理健康

问题

策略

分类: 论文拾萃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及其应对策略

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中心小学  曾红斌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外来因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更需深入研究现状,思考教育良策,如下是自己的点滴浅见:

    一、针对来自信息时代的不良影响,需完善监控系统与加强教育相结合。

    当今是信息开放的时代,网络、手机传播的的信息呈现出“量大”、“更新快”、“传播广”、“聚集效应明显”的特点,而且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传播权。信息时代赋予青少年正面的影响是开拓了视野,增进了沟通渠道,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良的影响,如:受暴力、色情、反社会等不良信息的侵入,在虚拟的空间中诱发心灵的邪念,干扰青少年坚定的信念和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青少年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健康成长,应把信息文明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三大方面下功夫,一是从信息源头上做好清扫工作。加强网站信息的过滤,提高网络警察的侦察能力,加大对违法网站的处罚。二是从传播途经中做好过滤工作。软件开发商要增强公益心,免费为学校、学生家庭提供网络过滤软件。三是从提高青少年自身免疫力上做好工作。学校、家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时代,不让孩子接触外界信息是错误的,让孩子任意接触外界信息也是错误的。通过经常正面引导,正确使用网络、手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针对功利社会意识的不良影响,需加强学生理想前途教育。

    当今的中国社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功利社会的特征。评判一个人,当然要看他是否“成功”;而“成功”往往也只局限于“成名”“上位”“多金”等。做一件事,总要掂量自己从这件事中的“收益”如何。功利社会其实也不是贬义,对于上世纪中期的那些“浮夸”与“虚幻”来说,功利当是一种回归,引导人们更多关注社会生活现实,更多关注自身利益。但是,对于心智各方面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讲,功利社会,一方面引导青少年关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但同时又让青少年太早失去了人生的“梦想”,进而就影响到他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持续追求。对于青少年来说,幻想是一种难得的幸福,“理想”还是应该弘扬。鼓励青少年正确看待功利,立志成才,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能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三、针对家庭结构变化的不良影响,需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现代社会,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增多,还有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增多,这些家庭结构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影响。导之得法,有利于孩子正确看待家庭,学会独立自强。否则,往往问题家庭就会滋生问题孩子。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向家长传授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适当参议家庭事情,增进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感,让孩子深深感受自己也是家庭一员。家爱我,我爱家,心中充满阳光才能走出一条生命的阳光大道。

    四、针对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需健全德育评价体系。

    高考、中考的考试模式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从高考、中考的评价制度中,从本质上仍然是以学生的文化素养考试成绩为主。没有考试的德育就始终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角色。学习的“重担”让他们不堪重负,家长与社会的过高的期望值让他们承受着精神的巨大的压力。在这个“学而优则高”的氛围中,当学业上无法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的时候,他们不免滋生厌学、自卑等不良心理。同时,学校为了全力提高大众所看重的学生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似乎已是力不从心认真开展德育工作。为了真正落实德育为首,就必须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细化德育考核标准,让无形的思想,通过有形的言行举止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量化,把量化结果纳入考试成绩,让思想品质与学科文化素质融为一体,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以上所述,实为肤浅之见。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耕耘,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地发展教育,在爱的阳光普照下,广大青少年将会越来越阳光。

(写于2011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