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王朝-千门布局解读.第13卷-杨廷和.25.1104.乐.李祯海
(2025-11-04 20:06:07)
杨廷和,可以说是嘉靖的贵人,
在武宗去逝后的38天真空期里,他掌握了朝局,并决定让当时还是藩王的朱厚熜入朝继位。可以说,他的决定,避免的朝局的动荡,也没有发生因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武装冲突。
刚开始,
嘉靖也认为他功在千秋,于情于理,都能继续掌握大权,而事实上,他的选择,直接与嘉靖对着干,尤其是在大礼议上,以程朱理学,祖宗法制为依据,硬是不让嘉靖认他的身父为皇帝,而是要他承认是武宗的继子。这是他错误估计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以为自己的势力,在文官集团中的势力,完全可以逼近嘉靖让步。而那时候的嘉靖,就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权谋能力,
先是扶持了张璁等议礼派,让他们来反击,然后以强力的方式,让杨廷和退居后方。后来尘埃落定,再一并清算杨廷和。
皇帝的的权谋,一般都是体现在政治手腕上,而不是军事冲突,如曾国藩一样,他的长处是善于识人用人,而不是在战场上排兵布阵。
嘉靖的权谋,在与杨廷和的对决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正面硬刚不过时,善于扶持新的力量,扶一派,压一派,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策略,在政治争斗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自己直接入场,更为高明。
杨廷和的势力的成型,有其子杨慎的功劳,他是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状元及第,在士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
据说明朝的四川状元,就杨慎一位。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后来还成为了三国中的片头曲。
在嘉靖王朝系列中,列了六位首辅,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六位首辅,是前后的关系,铁打的嘉靖,流水的首辅,这些首辅的更替,是形势使然,也是朝廷中政治斗争的结果。杨迁和的下台,是因为想独揽大权,与皇帝对着干,结果嘉靖胜了;夏言的下台,是严嵩想上位了,采用千门中浪涌堆岸的布局,让夏言获罪;严嵩的下台,是因为当时的倒严势力,已经大到嘉靖都压不下去了,只能顺势而为;徐阶的下台,是因为高拱把私占田地的事,扩大化来处理;高拱的下台,是因为与冯保的争斗,隆庆与万历朝的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张居正在是任上去逝的,算是善始善终。
从这些首辅的更替来看,权力的争夺,没有永远的胜者,历史的朝流,不断向前。千门布的权力布局,在历史长河中来看,也仅仅是一时的成功。而千门登龙12术,本身的争权谋略,也是总结了无数前人的经验而来,是一种通用语言。每个人的进取策略,都有自己的特殊点在里面,12术的12局,对应到每个人,都会有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因此,千门布局精通之后,最终的呈现方式,也会因人而异。黑猫白猫,能获得权力的即是好猫。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已经获得权力,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他本身,就已经用了千门布局方式,获得了成功。只是想再进一步,则需要布更大的局。千门108局,是提供一种主动布局的方法。很多人获得权力,只是努力或是机会的结果,而不是意为之,小权利可以如此,大权利,则一定离不开好的布局。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