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大策-行走见闻36卷.第32卷-孙子兵法.25.0807.乐.李祯海
(2025-08-07 22:00:56)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
近期重新整理了这个系列的目录,
分为国家景点,国家博物馆,知名建筑,知名酒店,知名景点,六部大策,目前已经完成了十多卷。在这之前,已经成型《六部大策-中国五岳》这本册子,主要是记录了游览五岳及黄山的一些见闻及感受。这里的行走见闻,
主要是记录一些关于北京景点的观察与思考。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大部分景点都已经去了不只一次,
更多的记录,放在了《羊皮卷之歌100卷》《羊皮卷实践100卷》《羊皮卷生活100卷》中,是以羊皮卷积极情感为出发点的日志。如今成型六部大策的思维方式,想以新的视角来记录当下的想法,故有了《六部大策-行走见闻36卷》,未来每一年,都会规划这一部,
如《六部大策-行走见闻36卷-2026年》,与《时事热点-千门布局解读-2026年》《六部大策-策略重复-第三周期》等开放主体一致,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书写模式。即重复强化学习了策略,也能在实践中,保持主动的进取节奏。
孙子兵法,本是讲军事战争的谋略,对应到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是向下兼容。在千门布局中,分了四个层次的主体,
国家博弈,军事战争,商战谋略,职场攻略。小时候,到了一个地方,更多是新鲜,什么都是新事物,人到中年,走的地方也多,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也欣赏了各种风景,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再到一个地方,观察与思考的角度也会有变化。在六部大策中,提供了羊皮卷视角,
孙子兵法视角,奇门遁甲视角,千门布局视角,不同的知识,去看待同样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景点,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里用孙子兵法来说,行走过程中,看到的人,事,景,物,是孙子兵法策略知识的向下兼容,有点大材小用,但策略不虚,
道理都一样的,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像做一顿饭一样,都是需要有一定的策略的,只是应用的主体不同。
兵法讲究,谋定向后动。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谋划,
胜利的概率会更高。规划中能预期成功,计划中能预期胜利,行动中,多会有所得。
但羊皮卷讲究,先行动,保持积极情感的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规划,调整方向,直到获得销售上的成功。
先思考,后行动,或是先行动,后思考,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易经中说发展周期,天道不是静止的,自然界也没有终止一说,而有阶段,也是人为的分法。因此,思考与行动,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关系,也是人为的分法。人活四十年,行走了近四十年,从福建,到辽宁,再到北京,还到全国各地出差办事,
也是一直在行走中,也是不断地思索的过程。从之前的经验来看,更多是先行动,再有总结,如今成型六部大策的思维体系,未来的行动,更多会在策略思考中行动。
背诵孙子兵法已经二十多年,
如今每天还在重复,内心深处,还是受孙子兵法的潜意识的影响。之前一直都是被动影响,如今,在六部大策中,孙子兵法已经分解成为可以调用的136个策略,拥有了可以主动表达观点的可能。行走见闻,看到山川河流,可以联想到孙子兵法关于地形、行军和九地的论述;看到商业企业,可以联想到他们的传播策略,洞悉他们的竞争策略,也可用孙子兵法中的相敌32法来判断他们的真实情况。行走见闻,每到一个地方,都是进入一个小局当中,用千门布局,来判断这个局的好与坏,对于己方是福是利,有没有进取点,等等。总之,
六部大策的成型,
未来的实践行动中,多会用策略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相关的人事景物的主体。为什么要记录呢?一是书写本是兴趣爱好,有这个基础;二是近期成型六部大策-卖书这个主体,也会有策略爱好者,购买成型的书籍。既能从中获得乐趣,又有一些小的收益,故而有了记录的动力。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