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谷子-千门布局解读.第23卷-庞涓.25.0707.平.李祯海

(2025-07-07 16:49:46)
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六部大策中,多是以成功者为解读对象,如孙膑与张仪等。主要原因,是成功者,更能带给人们思考,向上进取的能量。 而鬼谷子四大弟子中,庞涓前期在魏国风光无限, 攻赵伐韩,骚扰齐国楚国,也是胜多败少。苏秦在配有六国相印,一时也是名声远扬。 但这两位最终都失败了,苏秦为引诱刺客报仇,被车裂而亡,庞涓被乱箭射死于野外。 历史都有盖棺定论之说,最终失败的,都会以失败者来论述,最终成功了,之前的失败,都是做铺垫。 在庞涓的相关介绍中,更多是以孙膑的成功为主, 在魏国,庞涓妒嫉贤能,陷害孙膑,孙膑假疾不癫,顺利脱险。 在桂陵之战中,即是36计中的围魏救赵,魏国战败, 损失惨重。 在马陵之战中, 孙膑采用减灶法,诱庞涓深入,隐入包围圈,后被乱箭射死。是的,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或是影视剧中,庞涓都是以反面人物出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一定要成功,成功之后要入隐,保有一世英名,而不是以失败告终。要不即使如庞涓这样的厉害人物,建立卓越功勋的人物,也会成为反面人物。
        36计积极计划第二卷,胜战计-围魏救赵。 这个策略单独成一篇, 主要从孙子兵法与羊皮卷的角度来说。这里从千门布局的角度,再过一遍。 魏国攻打赵国,求助齐国。齐国派邹忌与孙膑去救赵国,邹忌想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交战,解赵国之围,而孙膑建议去攻魏国首都,这样可以让魏主力回援,在途中消灭魏国有生力量,这是上策。 这里有千门中的草船局,即是激化矛盾,什么时候去救赵国,是有时机的说法,去早了,赵国会成为坐收渔利的一方,去晚了, 赵国被攻下,会失去一个联盟力量。因此,要在他们相持不下,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这是时机的选择。 然后有诱敌深入之说,孙子兵法说,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孙膑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首都,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魏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君主,高官都在当中,不得不救。攻其所必救也。在其回援的路上,再找好有利地形,进行设伏,形成局部优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这里有两个主动权,一个是以逸待劳,是力量上的优势,魏国与赵国交战,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归师途中,被齐军以虞待不虞,精力体力,明显会有弱势。 第二个是赵国由守转攻,这时候齐赵联军,形成了整体上的优势,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3卷-全局-虚实-能而示之不能。 这个策略,主要说马陵之战中,齐军采用了减灶法,让庞涓误以为孙膑的军队实力大减,正在加速逃跑,因而采用穷追的方法,想一举消灭孙膑。结果这是孙膑的策略,是故意采用的减灶法,让庞涓误以为齐国已经溃散了,实则是故意引诱庞涓进入包围圈。这种策略, 在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时,也用过,让刘备亲自引诱曹军进入山谷,而后用火攻。只是引诱的诱饵不同。孙膑是给庞涓一个甜头,让他以为可以马上打败齐军,这是诱饵。而诸葛亮是让刘备为诱饵,让曹军以为马上可以抓到刘备。因为有诱饵引诱着,敌军都忽视了风险,因而都隐入陷阱当中,遭致失败。
        庞涓之败,在于策略上确实不如孙膑。而孙膑的策略,更多是有全局上的思考,从整体上来布局,故而能获得成功。 说庞涓陷害孙膑,让他受了膑刑,而孙膑为了报仇才对庞涓下死手。孙膑与庞涓的争斗,这让我想到了黄埔军校,想到了那个混战的年代,各为其主,建功立业的故事。 解读鬼谷子,著作中较少说到军事争斗, 估计是鬼谷子相关的学说没有留传下来。鬼谷子也被认为是兵家鼻祖,纵横家创始人,还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理由相信,他有许多不传之秘,是我们接触不到的。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