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千门布局解读.第73卷-军争-知诸侯之谋.25.0608.乐.李祯海
(2025-06-08 09:37:55)
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只是大的概念,到了操作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策略。如策之,候之,形之,角之等手段方法,探知敌人的虚实。而这里说的是盟友,与盟友结交,也要知己知彼,知道为什么小的诸侯国要与我们结交,是利益关联,还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要知道结交的基础关联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可以深入结交,或是表面结交,是可以一起上阵杀敌的,还是表面上附和。
在如今的国际形势当中,与中国结交的盟友,多是利益关联的,也有少部分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有铁杆的战略联盟的关系。即使只是表面关系的盟友,也比成为真正的敌人的要强。我们的盟友判断,多是与竞争对手相关的,如美国,还有与中国内部问题相关的,如台湾问题,这两个焦点,是我们判断盟友还是敌人的关键因素。
在六部大策中,也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判断盟友与敌人的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利益关联,与情感喜好。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善恶标准,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联盟的方法。
在千门布局中,凡是有助于实现布局的人,都是盟友,凡是破坏局面形成,或是利益实现的人,都是敌人。这里的情感因素较少,善恶的标准,也不是普通标准,
更多是道法自然的说法。因此,在千门布局,要知道每位八将,或是入局者的利益点,或是他们想从局中获得什么样的资源,或是了们的计划或是目标。
一个好的局,会知道每一个人的目标,没有人做事会没有出发点,而主局者,设计大局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每个人的利益目标,都会给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小目标来实现。
这也是知诸侯之谋的策略思想的一种体现。
孙子兵法的原文,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要想顺利行军,通过某个地方,需要对地形很熟悉,而熟悉的方法,即是请当地的人,他们熟悉地形,而为了防止这个向导有通敌之嫌,往往会请两个人。孙武通过这个道理,说是要知道当地诸侯的情况,看看他们的利益点在哪里,有没有通敌之嫌,能不能成为我们的盟友,也会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汇总,最终决定是否与之结交,成为利益同盟。
敌人的信息获得,可以有直接,间接,间谍等渠道,盟友信息的获得,同样有这几种方法。战争中都讲求诡道,没有人会展露所有心思,这种思维,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体现为各种商业保密机制。在当下的社会中,
体现为国家安全,或是相关组织。研究策略, 最终也会落在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书籍身上。 因为众人都知道的策略,或是方法,
很难形成知识差与认知差,而布局,主要是靠这两种差来获得财富与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谁的知识更多,策略更高明,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