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大策-谋略书籍-推荐-第12卷-孙子兵法相关-司马法.25.0111.平.李祯海
(2025-01-11 13:27:49)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
司马法,又称司马穰rang苴ju法,是田齐司马穰苴时期的军事条例,也有一说是姜太公所著兵法,也是武经七书之一。
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即是讲军礼,即是战争的礼仪制度,与孙子兵法讲的,兵者,诡道也,完全相反。
孙子兵法讲的合于利而动,而司马法中也强调要合乎礼仪。古代也有因为遵循交战礼仪而导致战败的案例,因为一方遵守,而另一方却不遵守,
那就形成了不公平。 因此,在现代战争中,很少讲战争礼仪的,只讲战略战术,只讲如何争胜。
而生活中,以仁德对诡计,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只是区别没有那么明显,主要是利益不够大。书中也强调,国家的治国礼法与军队中的礼法,是两套体系,并不能放在一个体系中来说。
看司马法,才知道,古代的军事理论著作,或是军事条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孙子兵法的战争原则,更多是通用的。而孙子兵法的策略,为什么是高明的,需要有其它的论述来做反面教材,有对比,才能知道孙子兵法的厉害之处。这是继续摘取一些司马法中句子来解读,以期了解他的大体思想。
第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国家虽然一时强大,但是不停地战争,总有失策的时候,导致国家衰亡;天下虽然很久没有战争的,战争的威胁没有那么大,但一定不能不准备战争,没有防备,一旦发生战事,将无力应对,将是危险的。第二,
大捷不赏,大败不罚。
意为取得大的胜利的时候,不要大赏,而只赏关键人物;遭遇大的失败的时候,谁也不要怪,要主动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度过危机。第三,
治国尚礼,治军尚法。
文人治国,武将治军,这是两套不同的系统。第四,礼仁信义勇智,六德治军。与孙子兵法的智信仁勇严,对将领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五,
引出的轻重之说, 属于哲学范筹的讨论。
第六,凡战,有天,有财,有善。战争,需要的天时,经济,师出有名等等一系列的条件。第七,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攻击对己方很惧怕的敌人,而避开使我方恐惧的敌人。
至此,推荐的六本与孙子兵法相关的书籍已经完成,
选取的,主要是武经七书中的内容,包括六韬,三略,吴子兵法, 孙膑兵法,尉缭子, 司马法等,而孙子兵法本身,也是武经七书之一。
在六部大策中,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的136个策略是基础策略,与羊皮卷积极情感的80个策略一起,构成了六部大策的主要结构。兵书一般都比较难懂,即是看懂了表面意思,也不一定了解策略的精华。因此,这里也只是附和一些基本常识,对于进一步理解孙子兵法的策略要义,是有助益的。
其实,这些书籍,对于六部大策来说,也是一种布局的资源,也是提升认知的一种途径。
羊皮卷相关的,推荐的六部书籍中,素书,道德经,佛学心经,南华经,伦语,等等,也有这样的功能。
只是六部大策是以羊皮卷与孙子兵法为基础,专注重复其中的策略也有近20年的时间,有一些积累,因此,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古典书籍,也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这些书籍,往大了说,都是讲大道,天道,人道的一部分,他们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只要通了其中的一部,其它的基本也能自通;往小了说,
世界上的知识千千万,活到老,学到老,同样一句话,常读常新,何况这些典籍中的数万的文字呢。因此,以学习的心态来借鉴书中的知识,什么时候都可以汲取养分,与君共勉。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