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大策-行与观36卷-第七卷-人民大会堂.24.1220.乐.李祯海
(2024-12-20 17:57:11)
近期去人民大会堂参观,普通游客需要有30元的门票,还需要提前两天预约。去的目的,主要是想放松一下心情,同时给成型的书籍,拍一些照片,供后期推广之用,和去其他游玩的景点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里面的工作服务人员,看起来更为英气与俊美,估计是千里挑一的。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人民大会堂是普通游客也能进去的,上次去国博,碰到了一位友人,说是只要预约购票,也是可以进去的。
到哪里参观,都是参观,何况还没进去过,就安排了,看看,也算有一次经历。
今天确定了《六部大策-行与观36卷》系列的书写总结,主要是针对去的一些地方,观察与感受的文字汇总。这本册子,将会在放应用系列-1-第五本《六部大策-中国五岳》之后,形成第二本对周围环境认知的书籍。目前,第一卷-国博-古代文物;第二卷-国博-佛像与瓷器;第三卷-国博-玉雕与铜刻,已经完成,未来会陆续完成相关的内容,主要是行走观察与思考的总结,用的,是六部大策的基础策略。
为什么要这样书写总结呢?主要是得益于已经书写成型的《六部大策-策略36部》的思维方式。
在这之前,都是以“行走之美"的形式来记录,或是照片,或是文字。在六部大策,策略思维成型之后,可以有了一个更好的参照,然后,就采用了这种模式了。
人民大会堂,里面主要是各种会议厅,是开会用的,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种表彰大会,外宾接待等等的场所。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各种成功的企业家,或是社会上的知名人物,都会在这里合影留念,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于对六部大策来说,更多是想感受一下,伟人曾经待过的地方,或是现在的领导者,沾沾他们的气场。在这个地方,已经是最终的显现的策略结果,在之前的一系列策略谋划中,在这里,只是一种成型的形式。我们去参观游览,更多是对其内部的装饰或是格局感兴趣,包括一些名家大师的巨幅画作,或是各省援建的内部低调的奢华的艺术装饰品等。参观国博,大体了解了各种国宝,也近距离有了感受,参观人民大会堂,也大体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以及与会者的各种可能的路线等,对于顶级权力者,他们开会时所处的环境,也有了认知,这也是收获一二。
曾经带爸妈,游览了北京故宫,长城,
鸟巢,水立方,坦克博物馆等,也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毛主席纪念堂。而如今,看到人来人往,也有全国各地来游玩的,在大会堂里,还有一些官方组织的,还有一些开会的,看到他们的行色匆匆,也有一些感触。六部大策,策略书籍的成型,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策略来解读了,这些会场,本身也是一个大局,而进入这个局中,至少对建筑的概念,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近期会陆续去一些地方,包括山川庙宇,朋友的企业,或是参加一些营销类的会议,或是去一些知名的景点,等等,期望能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游览的路线,从大会堂的南边进来,然后从正门进去,到了大堂,会有一个松柏的背景,多数人会在那里拍照。然后去湖南厅与辽宁厅,这是两个装修精美的会议厅,然后到了二楼的万人大礼堂,
就是我们常见的新闻联播里播的。二楼的大厅里有万宝山,说是贵州的万人矿业工人联名献给大会堂的,里面有各种珍奇的宝石。而二楼的墙上,有大江东去的诗词,还有明月几时月的,都是巨幅书法。
在一个小礼堂里,还有清明上河图的屏风,非常精致的材质。然后日出东方的巨幅画作,
在上海厅的外面,这里有许多人拍照。再往前,就是宴会厅了。在万人大礼堂里,给带来的《六部大策应用36卷》这本册了,拍了几张背景照,作为未来推广用的书籍照片。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