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常说李世民,一是其善于用人,功成名就之后,也不滥杀功臣。在九位皇帝系列中,也列了这位,从玄武门之变,李靖,及西游记等角度来说。对比九位皇帝,李世民是明君中的明君,文治武功,
贞观之治,开启了大唐盛世的景象。
这里主要说其识人用人方面的能力,总结了几点:一,广泛吸引人才,不拘一格,有瓦岗军的,如徐茂公,秦琼,程咬金等,也有李渊旧部裴寂,还有各种攻战中,收服的降将。二,知人善任,发挥人才的长处,如房谋杜断,房玄齿与杜如晦,一个善谋,一个善于决断,两人一起,共同出谋划策。三,
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如魏征,以铜为境,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认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言听计从,下属往往会找到成就感。
四,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打造制度忠诚,这一切识人,用人,都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而第一点,强调的就是忠诚这种品德。在李世民的用人体系中,德才兼备,但才还是占主要有,量才适用。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正怀疑的人,他是不会用,而一旦用了,就充分放权授权,这在企业经营中,也是一种重要的用人方法。本卷主要从羊皮卷与千门布局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的用人手段,及方式方法。
第一部,羊皮卷积极情感80卷。第45卷-自信-了解自己。善于用人的领导,往往是对自己非常熟悉,知道自己能力在哪里,长处,短处,及性弱点,优点,都非常了解。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充分的经验,才能对他人的需求,及小心思,有大概的了解,依此而出谋,才能有所放矢。我要不断了解自己以及手中的货物,这样,才能成倍地增加销量,我要字斟句琢,反复推敲推销时用的语言,因为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我绝不忘记,许多成功的商人,其实只有一套说辞,却能使他们无往不利。在管理中,每位领导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千锤百炼后成型的。李世民也一样,
军队的东征西讨,让他明白了知人善任的重要,一般来说,不要怀疑领导的备用手段,李世民能放权,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制权手段。
第五部-2,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36卷。第七卷-谋权-危崖弯弓局。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武力夺权的结果。无论后世史学家如何评价,这种夺权方式都不是正义的。李建成怀疑李世民谋反,这已经被坐实了,李世民在没反之前,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
而史书上说的,李世民是被属下逼的,我想这和赵匡胤龙袍加身是一个道理。所以,说识人用人,也是有立场,有派别的。危崖弯弓崖局,做局目标,就是为了让皇上怀疑他人要造反,李建成布的这个局,没有成功,反而被李世民武力破局了。
第五部-5,六部大策-千门72地局-下,第24卷-五行火局-饶命局。有一回,属下尉迟敬德喝酒打了李世民的堂弟,
李世民当时没说什么。后来,单独到了他,说我不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人,但是放得太松了,你们又太过了,都不是好的管理方法。你看该怎么办?
话说尉迟敬德就收敛了许多。这也是恐吓的一种,意思是不要做得太过,让我大开杀戒,丢了性命不说,还坏我名声。
李民民用人,也是恩威并施的,管人用人,没有武力是不行的,光是德行说教,只有一半的人会听,还有另一半人,还是要靠武力威慑的。在国家,在军队,在企业,包括在自己的生活管理中,也是这样。善于识人用人,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进取。在职场中,没有基础,是管不人,也用不了人的。因此,前期要有足够的制度建设,而不是一上来就学各种管理大师的方法。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