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72地局-第14卷-五行水局-井蛙局.24.0821.平.李祯海
(2024-08-21 10:31:36)
井蛙局,源自井蛙不可语海,即是不要与井底之蛙争论大海是否辽阔,只要在井这个区域,和他讲通道理就可以。这个局与夏虫局,都是认知降维打击的一种方法,夏虫局,强调时间上的认知,而井蛙局,强调空间上的认知。对于在井底的青蛙来说,它的世界就是那么大的地方,也能生活得很舒服,也能有安全保障,还不用考虑太多,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既然把它当成一个局,布局对象,是认知高的人,而井蛙,往往是入局的人。井蛙也不是一定危险都没有,井会有干涸的时候,或许还有坏人会来抓走……,井底的食物单一,万一有人从外面带来各种好吃的,那它也会心动。这时候,千门的各种布局就会跟上了,佛手局,佛脚局,这些局都是给认知不足的人准备的。
认知的高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在一个地方,自认为见过世面,读过一些书,在另一个地方,也许就是井底之蛙。所以,千门布局,即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行得通的,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行得通。千门之局,有地域的局限性,有适用范围。如我们观察一个蚁穴,或是蜂巢,只能适用它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只能借鉴他们协作分工的原则。井蛙局,也只能在一个地域适用,出了这个区域,井的这个地方,井蛙局就不适用了。非要在大海布井蛙局,如非要在冬天布夏虫局,也是注定不会成功。在井底布井洼局,在夏天布夏虫局,高人知大海,有四季,这就是视野的开阔,认知的降维。
如何布这个井蛙局呢?易经之中有一个井卦,主要是说一口井,如何从荒废的状态,经过人的修整,最终成为一个村落的主要供水源,繁荣一个地方。井蛙局,也可以参照这个步骤。先整理井中的污泥,然后用石头砌好,方便人们取用,这时候,井周边的生态就会形成,小青蛙等,都会过来。然后下一步再想着如何挖个小池塘,养养鱼,或是食用青蛙一类的。这里的井,只是一种指代,青蛙也是。在现实中,生活工作,赚钱谋权,也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先布一个大局的框架,主局之人设计整个流程,然后每个节点,找八将分工来执行,不断地吸引人过来入局,最终完成布局目标。
从六部大策,来看井蛙局。第一部,羊皮卷积极情感80卷。第67卷-自律-领悟。这里的72地局,主要是用羊皮卷积极情感与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来解读,这也是六部大策的一种应用形式。小时候,我们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说是与井边喝水的小鸟聊天,说自己见识多广,井里的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小鸟笑了笑,没说什么,把它从井里拉了出来,在出井的那一瞬间,它明白了,世界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有时候,领悟并不是点滴进行的,而是有人拉一把,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第二部,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第51卷-兵势-治众。打仗,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具有战略眼光,有时候,为了方便管理,往往要求士兵具有勇敢的精神,而不是拥有全局思维。更多时候,军队管理会把每个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在一定范围,专注自己的事情。更多是井蛙局的一种,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这里讲的更多是组织建设,一个单位一种职能,一个职位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多数人,都处于井蛙局之中,这是事实,要想破局,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布局者。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