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六局六卷-第六卷-九子夺嫡.24.0718.平.李祯海

(2024-07-18 15:30:06)
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成吉思汗,分封四子,汗位给了三子窝阔台,军队却留给了四子拖雷,在蒙古本部,蒙哥继拖雷汗位后,攻打南宋,在四川地区钓鱼城下战死,然后是其弟忽必烈与小弟阿里不哥的争夺汗位之战,忽必烈胜出,后创建大元王朝。在康熙的九子夺嫡中,没有热战,都是谋略层面的相互争夺,当时二十几位皇子中,有九位参与了夺嫡,开始的时候是太子党与八爷党两派, 老四胤禛属于太子党,后来太子两次被废,再上无望,四爷党单独出来,拉上老十三,一起对抗八爷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议举新太子, 八爷失去圣心,后老十四又想独立出来,去西北当了大将军王,形成了四爷,八爷,十四爷三派。最终结果,是四爷党胜出,成为了雍正帝,雍正王朝中,没有设立太子一位,而是采用秘密传位的方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藏有一份密诏,然后自己手上再留有一份密诏,大臣拿出两份密诏核对无误后才能宣布皇位的继承人。
       在书写的九位皇帝中,秦始皇的传位诏书,被赵高,李斯给修改了,由立太子姑苏,改为了立二子胡亥,后引发农民起义;刘邦立刘盈为太子,太子弱,吕后把持朝政;李渊的立了太子,但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给杀了,自立为王;武则天立了太子李显,当时也考虑立武三思为太子,只是大臣反对,没有成;然后就是成吉思汗,立了三子窝阔台,依照是蒙古人的传统,有能力者还没有争异的人居之,但实权却给了拖雷,也是蒙古传统,立幼子为当家人,继承资产。到了朱元璋,朱标太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出众,唯一缺点就是命短,后来传位给了孙子朱允炆,儿子燕王朱棣不服,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康熙雍正乾隆,传位算是顺畅的,都只有动文,没有动武,至少在战争层面,没有在外人看到到的明显的战争。
        争夺皇位,异性之间,就是改朝换代;同性之间,就是皇权争夺。两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这是古代皇位传承的不同的方式,改朝换代,一定要武斗,众皇子之间的皇位争夺,多是文斗,皇帝也有平衡之术,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流血牺牲。如李世民这样的争夺皇位的方式,历史上并不多见。再说到上位策略,六部大策中,《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36卷》,有登龙12术,即12种上位的谋略方法,或是踏实办事,讨皇帝欢心,或是情商高,善于把持大局,或是能力突出,善于为皇帝解决问题。这些策略都是围绕着皇帝来展开的,而不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展开的,凡是以皇帝为先,间接以社稷民生为先,然后再是朝廷或是自己。康熙八爷党,刚好是反过来,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而不是康熙的利益为先,故他不能获得康熙的认可,也没有胜出,虽然能力出众,但没有用对地方。  
       《六部大策-九位皇帝》,书写到这里,还有一卷,即是成吉思汗相关的。在书写学习的过程中,主题多是随心而定,想到哪写到哪,但话题一般都是熟悉的,除了成吉思汗的几卷,对于我们来说,故事不是经常听到。 通过横向对比,这些皇帝身上,都有不同的性格,他们所在的朝代,发生的事情,重点的,记录的角度也不一样。 如刘邦项羽之争就写得很详细,但成吉思汗与扎木兰之争,我们熟悉的就少了。还有朱元璋与陈友谅,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等,这些争斗,都是创业初期的关键之战,胜了,才有后面的宏图伟业。书写这个系列,也是六部大策的一种应用形式,上个月书写了《六部大策-八大谋略家》,一共48卷;这个月书写了九位皇帝,一共54卷。有许些成果,也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书写过程中,心情舒畅,还顺带卖了一些《六部大策》的18册书籍,获得了市场的正面反馈。未来顺其自然,对策略感兴趣的友人,会陆续有深入的沟交流,这也是提升策略能力的一种方法。
       成功思考切入点,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七卷-谋权-石中挤油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