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古建、石碑、青松翠柏,竹林溪流,登高望远,十步一景,过了中岳行宫,往上的视野就开阔了,阳光不秀,微风轻拂,游人络绎不绝,景色也越发怡人。刚入中岳山门,就有人工合成的拍照背景,还有I
love
嵩山的广告背景设计,许多游人就是到这里打卡,然后就回去了。再往里走,就到了寻真门,有一句对联,赏景无需假,寻真门和南岳的南天门石碑坊差不多,但必须多寻真门下跨过,才能入得了山门。山门初入,便是缓坡,登山台阶缓缓向上,到了老君洞,道教观宇,有一个数个层级的练丹炉横在台阶中央的平台上,是一处拍照的好背景。此时往下看,已经能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了,比平常登山看低处,感觉还要高一些。老君洞的观宇,有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处处显得精致,细节管理非常到位,一看,有数十位道士,按管理构架列了一张表格,公示在显眼处。
再往上走,宽阔的台阶延绵向上,两边的树枝掩映成趣,游人偶尔坐在台阶上休息,吃点东西,喝点水,整理行装。在路边,也有不少小商贩,主要售卖泡面、烤肠、登山杖等各种相关产品。然后到了李白题诗的石壁,发现名山大川,名人留下的墨宝,往往会增加这些景点的吸引力,很多人在石刻前拍照留念。李白写的是五言律诗,刻在石刻上的,为了好看,有九个字一列的,还有八个字,七个字的。摘其中一句,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二室,指的是太室山入少室山。看完石刻,过了一座小桥,就到了中岳行宫,
行宫前是一处观景处,下可看登封市区,盘山步道,上可以看嵩山地质山险。喊一嗓子,还有回响,到了这里,游人开始掏出无人机放飞,有的是为了拍合照,有的是为了拍景色。
再往上走,就是爬陡坡的路段了。在山体整石上凿开一条台阶路。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小的观景台,台上的风景,可以俯瞰众多山头,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头,加上城市上空的烟气,即使在晴天,也有种自己在仙境的感觉。再往上走,就到了山顶平台,四周都是树木,视野无法开阔,台阶也平缓了不少。到了山顶,最高处的石碑海拔标处,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区域,有一个平台上,之前估计有一块巨石,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移除了。我说中岳嵩山登山步道,比北岳和南岳更完善,没有理由在山顶上不弄个像样的拍照点。事实上,现在没有,人们只能排队去拍那个小石块,我想,应该是安全隐患,因为在大平台上,四周都是悬崖,游人太多。
下山路上,从北坡下来,
到了法王寺,法王寺的广场上立有一座方形雕塑。从侧门进去,还有“真空妙有,缘起性空"几个大字。寺院的景色,处处都值得描绘,小处着景,大处悟道。尤其是到了方丈处,看到在屋舍之中,立起了一块金字大竖幅装饰,上面刻满了立体的佛身像,还有侧壁的莲花壁画,让人顿生愉悦。
第二天游览了嵩山书院,世界地区博物馆,然后乘车到了少林寺,少林寺的碑牌坊显得大气,在加上中岳嵩山做为背景,还有一个巨大的功夫和尚的雕塑,观之种种,此处景色他处无。少林寺院本身,古建筑古树,青瓦红墙,本身就是一种美景。大雄宝殿中的金碧辉煌,香客的有序进香,加上佛音四溢,檀香八方,此时有此见闻,旅途疲乏,少了几分。出了少林寺几百米,到了塔林,绕塔林走了一圈,大大小小的塔林,分别代表了得道高僧的成就和悟道的级别。
这个地方离达摩洞不远,面壁九年思二祖,一花九叶亲吩咐。在路上还拍了不少照片,其中有一幅书法作用,一花一世界,一心一如来。
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风景秀丽,加上天公作美,欣赏到了这些景色,让心情愉悦了不少。六部大策,羊皮卷之长远眼光,已经登上了山顶,羊皮卷之目标,已经实现了中岳嵩山的目标。易经之旅,本身丰后之旅,以其更上一个台阶,但也有萃升困井之后的旅。风景无需假,观山观水,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反复的变化之中,我深知其中的道理,故而自在相处,安得此时。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23卷-博爱-赞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