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参观国博第一卷-古代文物-九龙九凤冠(二学-说唱陶俑).23.1228.平.李祯海
(2023-12-28 09:10:49)
基于国博攻略,参观了国博古代文物展区,先说几个主要的国宝级展品,
第一,鹰形陶鼎,1958年陕西出土。这件展品,摆在了古代展区的入口处,外形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猫头鹰,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作品,距今5000到3000年前。这件展品,对于现在来说,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但对于当时来说,有实用功能,可以盛放各种东西。这件展品,也是北京申奥的功臣之一。第二,入口处的另一件作品,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半坡文化的杰出代表,鱼纹有图腾说、巫师活动面具说和生殖崇拜说等。主要说明,在新时器时代,先民已经拥有制造彩陶的能力。第三,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重达832千克,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与饕tao餮tie纹,有吉祥的蕴意。
第四件,四羊青铜方尊,湖南出土,整个品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第五,秦汉时期的说唱陶俑,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怀被刻画得极为生动转神,容易使观者产生共鸣。出土于四川,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
第六件,明时期的孝庄皇后九龙九凤冠。要说其实际价值,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这是1957年挖掘昌平十三陵定陵时出土的文物。该冠的点翠难度相当,不仅点翠的面积极大,而且形状复杂。本想着去定陵看看地下宫殿,后来想一想,去地下宫陵,看几个空体建筑,还不如看实物国宝来得好一些。这些国宝级文物,都拍了一分钟左右的介绍视频,发到了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要看其外观的精美,还得到现场去看,感觉更真实些。
说完这些宝贝,要说一下国博的基本展区,有基本陈列,关于古代文物,然后是复兴之路,主要讲近代史与中国匣革命史,
还有一些专题展览区,如玉器,如佛象,如犀牛尊等等,这样的专题展,国博就有十多个,还有各种临时的艺术展,书画作品展,还有王蒙等作家的展览,主要是展示一些写作的成果。除了这些,记忆中还有各国领导人送来的艺术精品。
以上说的几件展品,都是国博的镇馆之宝,前前后后逛了六个小时,按朝代时间线,还看了数千件展品。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李世民的八俊石雕,还有朱元章的画像,旁边的人说是芒果脸,当时我就笑了。还有商周时期的冰镇酒的容器,体形巨大,造型优美,内部设计还很巧妙。当然,遇到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还是行了礼敬。对于我们现实中经常看到了,明清时期的瓷器,各种官窑出品,精美绝仑,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还有唐三彩的相关展品。国博人流量很大,遇到了一大群意大利学生,简单交流了几句,还和西非塞而维亚人也聊了一会。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的中年人,说是上千逛故宫,下午来国博,说前些天下雪的时候,他还去人民大会堂参观了,现在可以开放预约,参观大会尝,门票30元,而且周一还不闭馆。
国博140万件展品,
涉及器物、书画、建筑、石刻等等,对于明清建筑,我们在北京见得多了,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也见识了一些其它国家建筑形式。对于书画,没有深入研究,很难说有欣赏水平,此次在唐宋元明清展区,也展示了不少书画作品,大体知道秦汉时期主要用隶书,
后来楷书及草书再发展起来。所以,要通过国博精通相关知识很难,每一个展品,可能都是某个学科的开山之作,如玉,如瓷,如建筑,如石刻,如雕塑等。我们大概了解即可,也可以做为谈资,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理预期。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看了这么多国宝级文物,再有谁炫耀他家的传家宝,也不会让人给唬住。这些知识点,
也是视野的一部分,也是《知识36卷》第六卷的一部分。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7卷-坚持-借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