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大策36卷第11卷-策略始与终-目标(一悟-主动).23.1214.南.李祯海
(2023-12-14 06:22:24)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
布局者掌控全局,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点都在规划当中,入局者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能控制局部。入局者试图用策略思维去掌控全局,很难,即使拥有很高明的策略水平,即识全局,也懂破局,只要不是布局者,只能作追随者。别人用五年时间做局,你一天就想掌控全局,这不符合常理。如别人写一本书,用了十年时间,你想一天就读懂全部;别人用20年做一家企业,你想用一个小时了解全部,这样都不太现实。我们学习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策略的主动性,可以控制事情的开始与结束,是事情的发起方,而不是事情的应对方,至少也得掌握一生中,近一半事情的发展过程。
多数人都是用策略来应对事情,而很少想着用策略做点事情。这是策略高手,与初学策略的主要区别,策略强者,用策略去进取目标,因为他们知道,进取永远都比被动应对更有胜算。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62卷-虚实-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这里说的是,两军相争,掌握主动权一方,可以调动敌人,这是取胜的关键。策略要成功,要掌握主动用策略布局的能力,这样能拥有主动权,即使收获不大,也能掌握节奏,控制速度,能使自己成为策略的主人,而不是被策略使用。
这里涉及到主体与策略的关系。主体是人、物等资源,策略是技术方法,做事的流程步骤等。按传统的计划,一步一步往下推,都是人在起主要作用。但在策略体系里,尤其是布局的过程中,策略是核心,人物等主体,反而是实现策略目标的辅助资源。之前的思考,都是以主体为中心,策略都是以逻辑的视角来看。如吃饭,如工作,如赚钱,如行走,如电影等等,这些主体先确定,然后再确定逻辑,要用什么样的逻辑来建设这些主体。现在的思考是,这些策略本身就是主体,吃饭,工作,游玩等主体,反而是为了实现策略目标。开始有想法,即是策略的开始,策略目标实现,即是这个策略的终结。而这些主体的作用,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策略的布局结果。
第一部,羊皮卷积极情感80卷,这部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积极情感,强化潜意识的作用,积极情感是做其它一切事情的动力。第二部,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这部策略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竞争的优势,竞争优势一旦建立,再进取,会更容易成功。战争的发起方,往往能决定战争的开始与结束;商业竞争也是如此,竞争的发起方,往往能收获更大的利益。
总之,要控制策略的开始与结束,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布局者,进攻者。为一人,为一物,为一事,都可以参照这样的逻辑。生活中,要掌握大部分的事情开始与结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商业进取中。正是有难度,所以需要策略,学习诸如兵法一类的策略,是不错的选择。
羊皮卷积极情感第45卷-自信-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