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三学-1-36卷).23.1022.南.李祯海
(2023-10-22 17:36:37)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
什么内容都是重复和记诵之后,反复推敲之间才会有新的觉悟,这是一种规律,所谓精通获利,看一眼就通天悟道,那是天才,听一句就能飞黄腾达,那是老天给饭吃,做一件事就能高枕无忧,那是运气好。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重复着做事情,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天下之事莫非如此,成功之道无出其右。孙子兵法136卷也依此道,以历史人物为主体,也可调用其一二,熟练学习,重复其策略本身,也是一种方法,或是观察他人做法,也能重构其视角,徐得其新,缓急于心,不为己意主观,得凡事之客观,跳出个人偏见,以资源万物之灵,然后得自然。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全局说,全局谋划,高瞻远瞩,长远眼光,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为了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可以主动舍弃一些城池,弃子争先,这种全局观放在生活中更有其价值,可以调整心态,可以不图芝麻,可以静思己过,可以事后复盘。12-全局-道天地将法,从五个方面来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对比其实力,看出孰强孰弱,为后面的策略选择提供事实依据。13-全局-虚实-能而示之不能,有实力装作没有实力,为了攻击的时候出其不意,获得易胜的战果。13-全局-八策-利而诱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佚而劳之,卑而骄之,怒而挠之,亲而离之。亲而离之,用的是反间计;怒而找之,用的是激将法;卑而骄之,用的是雕弓天狼局;佚而劳之,用是的分兵轮翻骚扰;强而避之,用的是走为上计;实而备之,是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乱而取之,用的是浑水摸鱼,造劫乘势;利而诱之,用的是关门捉贼,假道伐虢之计。14-全局-庙算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预演,心里有底,则胜算多些。
孙子兵法第二篇,是经济说,打战打的是粮草,是钱财。21-经济-日费千金,军人工资,军队装备,后勤供应,都是需要钱财来支持,没有经济实力,这仗会很难打。看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有钱时,凡事都井井有条,经济出现危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管不好家了。22-经济-速战速决,花费太大,快速获得胜利,则是代价最小的胜利,但主任却说,论持久战,有想速胜的,肯定有不想速败的,这是一策对一策的问题。23-以战养战,如果无法速胜,就需要以战养战,以达到损失及时补充,耗敌一担,当吾二十担,我俞战俞强,敌越战越弱。胜还是一个基础。
孙子兵法第三篇,是谋攻说,完整是,谋,交,兵、攻,四个层次,但为了简化,方便记忆,与其它主题保持两个字的一致,故称为谋攻。31-谋攻-全胜,全胜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春国齐国司马穰苴战燕国与晋国,对方慑其威名,主动退却。还有是一种是使用各种策略,使对方投降,整体降服为上策。32-谋攻-谋交兵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到了两军短兵相接,那是谋攻的最后一步,是下策,上策是谋略降服,中策是外交,用兵攻打,诱其出城是中下策,直接攻城是下下策。33-谋攻-围攻分战逃避,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十倍于敌,围;敌人太强,避,这是六种策略选择,如果不懂这个策略,以很弱击很强,会成为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失败再所难免。34-谋攻-贤将-知三军。
在其位,谋其政。在基层管理中,拒绝空降,要实实在在地选拨人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将领要明白军队的组织管理,士气管理,后勤管理,会排兵布阵等,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打胜战。35-谋攻-知胜有五。知道能不能打,将领拥有战场实际情况的自主权决策权,考虑周到全面等等,通过判断将领能力,决策流程,来提前知道是否能够获得胜利。36-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是胜负概率问题,了解敌我双方,战败的危险系数就会低一些,只了解自己,不了解敌人,对半分,胜负靠偶然的因素,如果都不知道,则丧失主动权,很难争胜。
三学为重复记忆阶段,每个策略为分12层次,一学,为初步接触;二学,为熟悉学习;三学,为重复记忆,诵读阶段;一悟,为自己沉思感悟;二悟,为与人交流后的感悟;三悟,为真实相法,完全感悟阶段;一通,随时随地思考调用;二通,随时随地言语调用;三通,随时随地书写调用;一用,策略使用,使生活平和喜乐;二用,工作事业财富进取;三用,社会公益,为他人做事情,帮助他人。这是一个层层进阶的过程,前面的为后面的条件,没有一学,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存在。不要一上来就社会公益,更不要随便就认为自己已经通悟豁达。这也是判断别人学识层次和认知层级的一个标准,也是知彼的一个过程。羊皮卷积极情感第67卷-自律-领悟,这是这一卷的警示内容。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