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计积极计划第六卷-胜战-声东击西(二学-善攻).23.10.03.南.李祯海

(2023-10-03 07:00:37)
分类: 36计积极计划36卷
声东击西是一种重要的进攻手段,前提是对手思维混乱,无法从全局看清形势,如果对手心里跟明镜似的,声东击西,往往会碰到钉子上。说要进攻东边,实际上却进攻西边,指着要打南边,军队却猛攻北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为了能取胜。36计前六计,都是进攻的策略,即是自己处于优势时使用的计谋。孙子兵法,讲全局,即讲进攻,也讲防守,即讲正面主力部队,也许侧面辅攻部队,还是奇袭小队。声东击西,第一种情况,是正面佯攻,主力却绕后突破;第二种,分了许多小队,忽东忽西,让你分不清哪里是重要,让你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第三种是避实击虚,避开与主力交战,攻击其薄弱之处。
      从孙子兵法角度解读这个策略。第一,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41卷-军形-善守善攻,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说是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应该守哪里,因为我军善于隐蔽自己的进攻意图,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采用骚扰战术,使敌人处处设防,却不知道我军会从哪里进攻。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敌人处处防守,分散兵力,而我军却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突破。第二,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3卷-全局-八策-实而备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就是孙子给自己留一手,说是要看具体的占场情况,做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怎么做才能出做出其不意呢?需要用到声东击西的策略。在甲处做了大量防备,我们不攻,乙处防备较少,我军却主力进攻,相当于对方没有防备周全,甲处防备也会变成形同虚设。第三,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68卷-虚实-避实击虚。虚实的总体策略是为了掌握主动权,既然是进攻,就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进攻哪里,怎么攻,己方说了算,战地和战日都由自己决定。如盟军的诺曼底登陆等,也是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36计前六计,是胜战计,自己处于优势的时候用的策略,是了为减少损少,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收益,这也是策略的价值。直接进攻也能取得胜利,但可能是惨胜,而不是全胜或是易胜,与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不符。
      声东击西,在商场中用得最多,即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71卷-军争-以迂为直。商家要卖A产品,往往会用B产品来做衬托;推销员要推销产品,往往会投客户所好,先联络上感情。商业谈判,往往会顾左右而言它,或是故意压缩谈判时间,或是故意给谈判制造障碍等。中国南方人做生意,往往会先在茶桌上谈天说地,而北方人做生意,往往会在酒桌上先喝出感情来等等。都是声东击西的策略具体运用。凡是不直接涉及生意本身的,先做一些辅助工作,往往都是为了探知虚实,为了方便今后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
       古代关于声东击西的战争案例,有袁绍围白马城,曹操采用这个策略,使袁绍分兵,派关羽去解白马之围。也有韩信生擒魏文豹,采用声东击西之策。围魏救赵,其实也是声东击西,说要攻打大梁,其实是在半道伏击回援的魏军。太平军后期解南京之围,也是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攻清军的杭州屯粮地,使清军分兵去救,太平军急返回南京城外,内外夹击,清军战败,解了南京之围。
       声东击西,自己思路要清晰,否则越击越乱,可能使自己由强转弱,这是一定要避免,记住,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是为了胜利而策略,而不是为了策略而策略。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