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94卷-行军-并力料敌(二悟-36计-胜战).23.0830.平.李祯海

(2023-08-30 11:04:39)
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易理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有36计和各种普及版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好像会用36计的人,就是有谋略的人,其实不是,36计,大部分,只是附会人们对于谋略的一种认知,因为这36计,一共加起来也就一百来字,方便人们记忆,也方便普通人说起来朗朗上口,对于普及策略知识,有百益而无害,故人人都爱36计,都会说上一两计。对于孙子兵法来说,36计和相敌32法一样,只是具体判断敌情的36种方法,是具体的战术体系,和孙子兵法八策,将有五危,知胜有五,四治,八勿等,都是针对每一种战场情况,采用的具体的策略。故此,把36计归为“行军第九-并力料敌取敌而已”这一部分,一是使其具有延展性,二是与其它一些战术一样,都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具体运用,也可以在全局的战略眼光下,同时调用几个策略,良好组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战术体系。
       36计共分六套,有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从敌人双方实力划分,第一套胜战计,自己的实力最强,这时候要用的策略,到第六套败战计,此时,自己的实力最弱,需要用到如空城计,苦肉计,走为上等策略,以保全自己的实力。由于孙子兵法与36计中有策略重复,如,33计反间计与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5计-用间-反间,如,第五计趁火打劫与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21卷-火攻-火攻有五,因此,这两者有重复的地方,以孙子兵法的策略为主。36计,以后都归为孙子兵法之中的战术策略,这是思维体系的一个结构,自己的体系里,它的位置在这里,这是这里,这也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的一种处理方法。
       从国家层次来说,整个国家的运营,当然以孙子兵法的全局思维更能看得清。但从个人进取中,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来看,36计在有些情况下,更能使人容易把握心理的平衡点。36计是阴谋,以自己的知道,应对敌方的不知道,如果两人都知道,那么,这些计谋就没有了效果;而孙子兵法是阳谋,以自己的知道,应对敌方的知道,双方都心知肚明,只是策略有高低。
       本卷主要讲36计的第一套计谋,胜战计,分别是1-瞒天过海,2-围魏救赵,3-借刀杀人,4-以逸待劳,5-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第一计,瞒天过海,主要讲唐时期魏征为了让李世民率大军过海,打造大船,办酒宴,使在船中的李世民,不知不觉过了海,最后率大军打了胜战的。瞒天过海本意是隐瞒真实目的,并暗地里实施一套计划。与暗渡陈仓,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8卷-谋富-暗线穿珠局,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明局,有暗局。第二计,围魏救赵,战国时期,孙膑对庞涓,齐国不去救赵国,而直攻魏国首都,庞涓不得不回师救援,齐孙膑在半路伏击,最后打败魏军。这是逆向思维的成功典范,后来李云龙围点打援的战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第三计,借刀杀人,一般是三方有矛盾,优势最大的一方,借助优势第二的,干掉优势第三,这是利用矛盾的一种战术。曹操手握权势,要杀骂他的人,而不亲自动手,借助一地方小吏,就能办成。第四计,以逸待劳,这在,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3卷-全局-八策-逸而劳之,这一策略中有详尽的论述,36计是主观等待,而孙子兵法是主动使敌方疲劳,孙子兵法强调主动权在自己手上。第五六,趁火打劫,这一计在,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14卷-谋权-造劫乘势局,这一局中有详尽论述,有兴趣可以翻看我书写的《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36卷》,在各大平台可以看到。第六计,声东击西,在千门局中,聚绅涣堤局,即是利用人们的虚荣心理,卖奢侈品,收割敌对国家富人的钱,却使之对基础设施不太关心,最后在经济上搞垮对方国家,不战而胜,这是孙子兵法谋胜的方法之一。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