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积极计划第36卷-败战-走为上.23.0827.南.李祯海
(2023-08-27 22:23:14)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
孙子兵法讲全局思维,先知,先胜,全胜,善守善攻,说到短兵相接,兵势第五与军争第七有详细论述,说到具体战术,有九变第八与火攻第十二。而36计相当两军已经接触,彼此战斗已经打响时,双方要用到的一些进攻或是防守策略,与“第93卷-行军-相敌32法”有些类似,是具体的执行战术。包括六种情况,也是六套策略,六个主题,按自身实力与对方实力的对比来区分,从左到右,对方的实力越来越强:第一套:胜战计;第二套;敌战计;第三套,攻战计;第四套,混战计;第五套,并战计;第六套,败战计。这个策略分法,与“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33卷-围攻分战逃避”,这个策略思维相符,即,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本卷的大主题是败战,内含六种策略,即是在与对手相比,实力最弱的时候,自己要采用的六种计谋。包括,31-美人计;32-空城计;33计-反间计;34计-苦肉计;35计-连环计;36计-走为上(本卷)。借用,“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54卷-兵势-强弱”,原文: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在一定条件下,强弱可以相互转化,强的不一定一直强,弱的不一定一直弱。所以,在败战计中,在自己力量最弱的时候,要保存实力,要以退为进,养精蓄锐,而如何保存实力,则是这些策略使用的主要目的。
本卷的小主题是走为上,走,离开,回避,在实力不足以改变战场情况时,先回避,撤退,保留军队实力。走为上,不是溃败,不是逃跑,只是一种优先策略,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果坚持战斗,最后都会成为阶下囚,或是耗到最后只剩一兵一卒,很难东山在起。
从国家层次方阵图来看,国家实力较弱的时候,用韬光养晦策略,如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军队实力最弱的时候,采用反间计,目标是给军队陷入围地或是死地时寻找一线生机,如刘邦的白马之围;在企业实力最弱的时候,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寻找强大竞争对手没有注意到的市场;在个人实力最弱的时候,安安静静读书写作,学习思考。这些都是走为上计的具体应用,如果不这样,那会陷入什么样的状态呢?国家在非常弱的时候,还穷兵黩武,最后国家被破产,如前苏联,分崩离析;军队在最弱的时候还进攻,最后只能全军覆没;企业在最弱的时候坚守原来的业务规模与人员构成,最后会企业破产;个人在最弱的时候,与人争强好胜,往往会自取其辱,打击自尊心不说,还会失去自信心。因此,策略的好处是,能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而不是一根筋地走向彻底的失败,这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
当我们无力解决周围环境的问题时,不妨换一种思路,先跳出这个圈子,站在更远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或是离开这些问题的本身的纠缠,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当自己发展强大了,有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有些问题会随着自己的强大而变得不再是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围绕问题进行全方位纠缠,这是不明智的,有些问题,本身是无解。所以,人要有眼光。知道什么问题可以解决,知道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而正确区别这两种问题,选择能够解决的,解决它,回避不能解决的,离开它,这是前人的智者给我们的建议。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