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侠圆桌派的六神磊磊和方文山

(2018-03-13 02:13:02)
今天中午回家吃饭,午餐时点开了窦文涛的《武侠圆桌派》。之所以点开是因为前女友告诉我这期请了我追了很久的六神磊磊。

节目开始后,一切依旧如同《锵锵三人行》一般,几个文化人坐在一起聊闲天。我很喜欢这种大家围绕这一个宏观的话题,肆意漫谈的感觉。这一期请来的三个嘉宾是马家辉,六神磊磊和方文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方文山的本尊,蛮意外的。这期的主题是“秘笈”,主要是聊这三个人在社会生存中所打磨出来的生存技巧和手段。本来是冲着六神磊磊去的,但没想到听到最后却格外地喜欢方文山。

窦文涛问方文山:“你早先一直在社会上做各种职业,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系统教育,你的文学修养从何而来?”
方文山说,他做过管路工,收过废品,做过流水线蓝领。但是他很喜欢唐诗和宋词,尤其是宋词。因为宋词最像现代的歌词,只不过曲子没有流传下来,之流传下来了词。他自己会去学会去看,是没有功利的阅读。他认为阅读是最高回报率的事。别人几十年的经验,长年累月斟词酌句写下来的东西,自己一个下午,29元的咖啡就全部吸收了。想想我们现在这帮所谓的高材生,白领,精英,还有几个在没有功利的阅读?

窦文涛感慨,不要小瞧工人,如果有兴趣,自然就会有修养。六神磊磊说当他写了一本唐诗的书,就有人说“连你也配读唐诗?”,磊磊愤懑着说“读唐诗哪有配不配的?”

窦文涛又问:“那吴宗宪是怎么发现你的?是因为你的作品好吗?”
方文山憨笑了一下说,“可能是因为我的量大吧。”他说他特别喜欢影视。他说人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和这个世界交流,不论是影响,声音还是文字。影视他做不了,于是就开始写词。他明白,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赏识他,即便是他的作品好,也未必有人会回复他。所以他写了上百首词,按照类型做好了索引,并且做了100份,寄给了台湾几家公司。按照他的计算,这100份和书一样厚的词,最后也许会有五到六人能回复他。但最后只有吴宗宪回复了他。窦文涛问如果没有一个人回复呢?他说那他会换一种方式。

窦文涛说,中国人讲究机缘,也许恰恰是吴宗宪在某个机缘下被方文山的词触动了,才发现了他。磊磊不以为然,他说人们津津乐道于机遇和巧合,却往往忽略了当事人背后的付出,其实不是机遇,而是因为人家本来就做到了。我同意这个观点,机遇只是个借口,真真切切做到了才是必要条件。所以方文山这样的人,早晚会出头。

最后六神磊磊提到了自己有“讨好型”人格,就是无时无刻不希望让别人都开心。窦文涛问:“你是菩萨吗?”方文山说:“这多好啊?”马家辉也说:“这很好啊?”磊磊似乎不知该怎么解释了。其实我心里明白,是因为其余三人都不是“讨好型”人格,所以他们不懂磊磊,但我懂。
马家辉后来说“其实你并没有高尚到真的希望别人快乐,只是因为让别人快乐而你自己觉得舒服。”磊磊犹豫了一下,窦文涛打圆场说“可明显他不舒服啊。”其实我倒觉得马家辉说的有几分道理,所谓“讨好”,就是希望我对你10分好而你能回馈我2分,可结果是非但2分得不到反而得了负分。磊磊就说,有时候他想让别人高兴,而别人反而会恨他。他说他这点很想张无忌,总是怕伤害别人,和女孩子分手了也要做好人。可结果,金庸男里被骂的最狠的就是张无忌,简直成了渣男的代表。可其实呢?张无忌比起韦小宝,段正淳来说,他没做过什么太多的“坏事”,而他坏就坏在分手了还想做“好人”。这一点是值得我思考的。

以后能不能坦坦荡荡地做自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奇怪的梦
后一篇:一直很安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