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一月展望,就有朋友问到了黄金半年/黑暗半年的说法。这里就且来说说这个可以让股市投资轻松倍增的神奇法子。再加上昨天推送有个bug,所以就把相关数据重新验算了一番,与诸位分享。
华尔街有一句著名谚语:
Sell in May and go away意思就是说5月是离场的好时候。谚语靠谱不靠谱?
其实相当靠谱,不仅是在美股靠谱,在A股同样靠谱——是的,我说的黄金半年/黑暗半年和这句谚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黄金/黑暗半年很简单:
每年仅在11月至次年4月这黄金半年持股,5月到10月这黑暗半年则持有固定收益资产,如此可以将股市投资收益轻松倍增。

如果我们将上证指数作为投资标的,那么自从1997年A股有了涨跌停板制度之后,A股算不上太好的投资标的。
不考虑分红收益,那么上证指数从1997年到2015年的那么多年中,年化回报只有 可怜的5.36% 。
惨! 实在是太惨了!
怎么办?很简单,你如果 把长期持有变成只在黄金半年持股,就可以轻松将收益倍增 。
请看图,下面的黄金指数就是仅在黄金半年中持股的收益曲线,而黑暗指数则是只在黑暗指数持股的收益曲线,是不是天壤之别?前者一路曲折向上,后者却是下跌下跌再下跌。

仔细计算两根指数的年化收益,差距更明显:黄金指数年化收益11.02%,黑暗指数年化收益-5.09% —— 是的,每年少持股半年,年化收益从5.36%变成11.02%,多么爽的事情!
别忘了,在不持股的半年,你还能买个理财产品,就算按照半年2%收益计算,那么实际的年化收益也能进一步提高到13.02%,那就更爽了。
你或许会问,为何A股黄金半年和黑暗半年差那么多?
其实你若看逐月平均收益就一目了然了。

PS:这里要针对之前的1月展望做个更正,1月在黄金半年中算是比较平庸的,持股的就继续持股,但不要期望过高,二三四月才真正值得期待。
之前就和部分朋友介绍过黄金/黑暗半年的区分。
当时就有朋友问,你回测是上证指数,那么是否小盘股也如此呢?
所以趁这次数据更新,特地用申万大盘/申万中盘和申万小盘三个指数做了回测——这是我手头最久远的规模指数了,2001年开始的。
测试的结果就是下面三张图,都是明显的黄金/黑暗半年的区分——可见这东西真是无处不在。



好了,煎熬过大中小盘三大张回测图后,我们来谈最实在的执行问题。
黄金黑暗半年这么好,是不是该满仓执行这个策略呢? 曾有朋友这么问我。
我的意见是:黄金/黑暗半年适合作为策略之一,绝不要重仓 。
原因很简单,黄金/黑暗半年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规律,但并非年年如此,甚至有些年份甚至会倒置——比如2007年最疯狂的牛市,就在黑暗半年中,而随后6000点见顶的暴跌,也发端于2008年上半年的黄金半年中。
如果是你,为了执行黑暗/黄金半年,在错过了2007年当中的牛市后还挨了2008年大跌这一刀,你觉得你有多大可能把这个策略执行下去——即使他在很多年份相当不错。
所以,我会将其作为一个加强型策略,配置顶多20%的仓位——黄金半年持有小盘股头寸,黑暗半年则持有固定收益。大多数年份,这20%应该会表现不错,即使遭遇2007、2008这样悲催的年份,因为只是20%头寸,所以也不会太胸闷,这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你问剩下的80%怎么配,之前介绍过的海龟模型(关注本微信号Seekingbetaearl并回复“海龟”即可查看详细说明)和二八模型(关注本微信号Seekingbetaearl并回复“28”即可查看详细说明)就派上用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