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出意料,Google终于推出了Google RSS Adsense,一个针对RSS的广告发布系统。
同样不出意料,立刻便有blogger认为这是提出don’t be evil的Google开始do evil的又一次表现。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是极其反感的,反感的倒不是他们的观点,而是他们的表达手法。你可以批评Google短视,批评Google利欲熏心,批评 Google发展战略出现问题,但是却不应该动不动就抬出do evil,将问题上升到善与恶这样的高度,尤其在自己从未解释过究竟什么是evil的前提之下。
且让我们先来看看Google RSS Adsense,为什么这个东东一出来就招来了那么多人的反感。要理解这个问题,自然就要说说RSS,RSS其实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基于XML的技术,它可以将信息以规范的形式进行表达,使得RSS聚合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是否有新的RSS信息出现并且Push给用户,同时也可以将RSS信息重组以新的表现方式呈现给用户。就技术本身而言,RSS并非天然是与广告绝缘的,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RSS是非常干净的信息源,里面并没有掺杂广告,不过是因为一方面RSS曾经不太受重视,没有并没有引起广告客户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RSS是一个新事物,许多使用者暂时不会或者还未想到要想在普通页面插入广告那样在RSS中插入广告。但是,这只是RSS应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决非RSS的本质。RSS中带有广告,就像HTML中带有广告一样,就像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带有广告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信息提供者藉此获得收益,信息享受着借此向提供者提供报酬,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道德伦理的问题在这上面。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功能,不少Blogger不但不欢迎,而且还认为是一种do evil的行为。笔者不否认,持有这样观点的Blogger,他们的Blog上往往都是没有广告的,更不要说RSS里面的,但是不添加广告愿意将自己创作的资讯无偿提供给他人是Blogger个人的选择,虽然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选择,但是即使如此也不等于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于其他在页面或者 RSS中添加广告的blogger可以横加指责,对于Google提供RSS广告服务可以横加指责。
在这里,笔者需要引用两个孔子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鲁国国君说,凡是发现有鲁国人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公民可以花钱赎回,回到鲁国后可以到政府报销所花的费用。孔子的一个学生在外国发现了一个鲁国人在当奴隶,因此把他赎了回来,回国后还没去政府报销,因此赢得了鲁国人的称赞。可是孔子却教训他说,你这样一做,别人就不好意思去政府报销赎奴隶的费用了,在赎与不赎的问题上就会犹豫,很多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也就因此不能回国,国家大好的政策就会被你败坏。
第二个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在河边散步时,刚巧发现有人落水,落水者的亲人说,谁能救落水者就奖励他一头牛,孔子的学生跳进水中把这个人救了上来,并高高兴兴地领走了牛。别人都骂他贪财,可是孔子却表扬了他,说你为大家做了一个榜样,今后再有人遇到险情,大家都会奋不顾身,整个国家就会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
至圣先师孔夫子在面对实际的问题上,不但没有要学生空谈道德、伦理,反而劝学生坦然接受回报,这与孔夫子一向提倡的仁义道德岂不是矛盾了?其实不然,孔夫子当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讲仁义,讲道德,但是他也明白这对大多数人都是太高的要求,所以在讲利益的做好事和不讲利益同时不作为之间,孔子宁可选择前者。
同样的道理,部分Blogger具有分享精神,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免费无偿的贡献给读者,这值得表扬。但是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对于其他的人,与其让他们将自己的思想“免费”得埋没在脑子中,不如通过广告提供报酬的方式利诱他们将这些思想“有偿”得与大家分享。
也许我是一个世俗的人,一切都喜欢讲金钱,将交易。但是我始终坚信一点,如果要说evil,将自己的价值观,即使是非常高尚的价值观泛滥的强加于其他人的头上,要求他们也同样做到,并以此对他人做出指责,也许是一种比提供RSS广告来得更加evil的行为。
后一篇:Do not care 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