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一财经日报》专栏
一件服装的好坏,除了设计、材质便是做工。
就男性的看家法宝西装和衬衫而言,书本或者有经验者往往会告诉你从许多细节入手进行检验,这些细节的考量自然是几百年沉淀下来的经验之谈,不过其中却存在一些“无用的好细节”。
以西装为例,行家会指着西装胸前领口边缘那条有凸有凹呈波浪状的缝合线告诉你,这是一件做工优良西装的重要标志。可是为什么呢?原来,一般只有人工缝合的西装,才会由于工艺的原因,出现这样的缝合线。而机器缝制的西装,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状态的缝合线。就现象本身而言,毫不起眼的机器缝合线其实更加符合美观的原则,而且应该被视作机器胜过人工的一个优点,但是由于高级西装向来强调量身定做,手工缝制,于是本属于手工小缺憾的缝合线,变成了好西装的检验标志。
还是西装,行家还会告诉你,袖口的纽扣可以真正解开的,做工要比缝上去假的,做工来的优秀。西装袖口会有纽扣,一般说法是拿破仑军服的延续,而拿破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士兵用袖口抹嘴。从这点来说,西装袖口的纽扣从来就不是服装功能性的。但是,对于那些讲究技艺的西装缝纫大师们,他们却喜欢把西装袖口做成开衩,并且可以真正使用纽扣开合的。对于这样的设计,有人说是可以方便一位绅士解开纽扣,挽上袖管,然后捧溪水喝或者洗手。可是天知道,如今穿西装者,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个。
再说衬衫,行家会告诉你在衬衫下摆,如果制造商额外缝上一块三角形的布来连接前后片的三角开衩处,那么这就是一种好做工的体现。这块开衩贴布又美名为包龙骨,据说这样处理可以加固衬衫,使其前后片不会因为意外而撕裂。可是,各位穿过不包龙骨的衬衫,又有几位是遇上过前后片在下摆处以外撕裂的问题呢?在百多年前布料和线强度不够的年代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可是如今却是罕见,如此说来,其实包龙骨的加固实用价值如今怕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还说衬衫,行家会告诉你衬衫背后肩片的部分如果是由一左一右两块布料拼合而成的,那是好做工的反应。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之所以衬衫裁减会有这样的处理,除了利用布料花纹拼花以外,其实主要是昔日定制衬衫时,一左一右两块布料裁减,可以为那些两个肩膀不一样齐的人士方便的调整衬衫肩高。可是在今日成衣泛滥千人一面的时代,这种为了个性化而存在的裁剪方式,同样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
以上在大多数场合都可以算作是“无用的好细节”。不过,一家服装的生产厂商或者制造者愿意为这些“无用的好细节”而额外多出工序来,那自然可见其对于传统的坚持以及工艺的要求。虽然有这些好细节本身意义不大,但是有这些好细节的服装,想来做工的确不会太差,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前人的话还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