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距离上一次写《爱情资本论》的篇章,差不多有17个月了。那时候忙于准备论文,所以暂且搁置一下,想不到一搁置,就是那么久。
终于,现在有了时间有了心情,重新继续这个系列。
老的文章,可以去下面抵制阅读,http://www.blogcn.com/user4/lovecapital/index.html ,等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对他们重新编辑修改后,再贴到这边来。
至于新的文章,形式上略有改变,短了一些,也轻松了一些,不再象是沉重的社会学随笔,希望让你阅读起来的味道更好一些。
不再多说了,就让新的篇章,开始吧。
男孩是个“妻管严”。每次朋友邀请他出去旅游或者别的活动,他的回应都是“我先要征求一下我女朋友的意见”。
我曾经开导他,“其实,你大可先答应下来,然后再去征求你女朋友的意见。如果她不同意你去,那么你再回绝你的朋友也不迟;如果她同意你去了,那么你的先 斩后奏就收效了,你也不用老是在你的朋友面前表现你的‘妻管严’了。先斩后奏的最坏结果和先征求意见的结果一样,都是去不了,可是收益却是朋友面前的面 子,这种无风险收益的好处,你这个学经济学出生的人应该明白得很才是啊”。
“你真的觉得是一点风险,一点损失都没有的吗?”,男孩反而质问我。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你说好去最后去不了,你的朋友多少会失望一下。不过这个,不应该是你这样重色轻友的人会考虑的啊?”
“没错,他们的失望我的确不会考虑。事实上,以我‘妻管严’的名声,即使我答应去,他们肯定也做好我最后去不了的准备。既然没有希望,他们哪里来失望。 你说得对,我是个重色轻友的人,所以我在意的损失,是给她带来的损失”男孩对于自己‘妻管严’的品性,倒是承认的丝毫没有芥蒂。
“她?”面对我的不解,男孩提示我,“她”指的是哪个老是管着他的女孩,也就是他的女朋友。
“笑话了,你被她管的束手束脚,怎么反倒她还有损失了”,我对于男孩这种奇怪的逻辑,彻底糊涂了。
“当然有损失。如果我始终坚持先请示后行动,虽然朋友们有些笑话我,不过对于我和那个女孩的感情,大家也不会有太多感觉,毕竟不是当事人,不是参与者。 男女之间的感情,无论看起来如何过分,只要不妨碍第三者,不违法,你情我愿总是有理的。可是一旦我先答应了,变成我和朋友们之间的一个约定,无论朋友们多 么不把这个约定当回事,但至少他们变成了当事人。一旦那时候那个女孩再不允许我去,我的朋友们多多少少就会觉得那个女孩冒犯了他们,对于那个女孩的印象自 然也会因此变坏。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了一点点自己的所谓面子,却冒给那个女孩下套,给她带来恶名的风险呢?”
虽然我差点给男孩奇怪的逻辑搞糊涂了,不过我承认,他说得的确有些道理。不过这样的道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在上海这个盛产妻管严的城市,身边有很多对女朋友言听计从的男孩。可是如果你和他们聊天,往往会发现他们在抱怨女朋友管得自己有多么多,而自己又多么的 忍耐去顺着她。以前听的时候,都会特别佩服那些男孩,觉得他们够爱自己的女朋友,够能为爱忍耐。可是现在听过面前这个男孩的奇怪逻辑,却突然觉得,原来以 前遇到的那些男孩,其实并不那么可爱。
是的,他们的确对他们的女朋友很好,好的甚至让很多人觉得过分了。可是私底下的抱怨,却让这种好完全变 了质。一方面,让周遭好友知道自己的经历,多少可以撰些同情,甚至从我这样的人那里赚来一个对女朋友好的名声;可是另一方面,这些故事的听众,对于故事中 的那个女孩,恐怕评价未必会太高,要是遇上一些大男子主义的听众,怕是立刻会给这些“不守妇道”的女孩判上死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诉苦男孩们的好名 声,的确以自己女朋友背上恶名为代价换来的。今天我们看到男孩对女孩那么好,可是若有一天他们分手了,男孩至少在人前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女孩得到的却恐 怕只是恶名,这样的结果,不应该是一个真正爱他们的男孩希望看到的。
对于爱管事的女朋友,你可以反抗甚至可以分手。但是如果你选择接受,那就请对此甘之如饴默默接受,绝不要在人前透露丝毫,那样,只不过是在以她的“恶名”唤你的“美名”而已。
终于,现在有了时间有了心情,重新继续这个系列。
老的文章,可以去下面抵制阅读,http://www.blogcn.com/user4/lovecapital/index.html ,等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对他们重新编辑修改后,再贴到这边来。
至于新的文章,形式上略有改变,短了一些,也轻松了一些,不再象是沉重的社会学随笔,希望让你阅读起来的味道更好一些。
不再多说了,就让新的篇章,开始吧。
男孩是个“妻管严”。每次朋友邀请他出去旅游或者别的活动,他的回应都是“我先要征求一下我女朋友的意见”。
我曾经开导他,“其实,你大可先答应下来,然后再去征求你女朋友的意见。如果她不同意你去,那么你再回绝你的朋友也不迟;如果她同意你去了,那么你的先 斩后奏就收效了,你也不用老是在你的朋友面前表现你的‘妻管严’了。先斩后奏的最坏结果和先征求意见的结果一样,都是去不了,可是收益却是朋友面前的面 子,这种无风险收益的好处,你这个学经济学出生的人应该明白得很才是啊”。
“你真的觉得是一点风险,一点损失都没有的吗?”,男孩反而质问我。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你说好去最后去不了,你的朋友多少会失望一下。不过这个,不应该是你这样重色轻友的人会考虑的啊?”
“没错,他们的失望我的确不会考虑。事实上,以我‘妻管严’的名声,即使我答应去,他们肯定也做好我最后去不了的准备。既然没有希望,他们哪里来失望。 你说得对,我是个重色轻友的人,所以我在意的损失,是给她带来的损失”男孩对于自己‘妻管严’的品性,倒是承认的丝毫没有芥蒂。
“她?”面对我的不解,男孩提示我,“她”指的是哪个老是管着他的女孩,也就是他的女朋友。
“笑话了,你被她管的束手束脚,怎么反倒她还有损失了”,我对于男孩这种奇怪的逻辑,彻底糊涂了。
“当然有损失。如果我始终坚持先请示后行动,虽然朋友们有些笑话我,不过对于我和那个女孩的感情,大家也不会有太多感觉,毕竟不是当事人,不是参与者。 男女之间的感情,无论看起来如何过分,只要不妨碍第三者,不违法,你情我愿总是有理的。可是一旦我先答应了,变成我和朋友们之间的一个约定,无论朋友们多 么不把这个约定当回事,但至少他们变成了当事人。一旦那时候那个女孩再不允许我去,我的朋友们多多少少就会觉得那个女孩冒犯了他们,对于那个女孩的印象自 然也会因此变坏。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了一点点自己的所谓面子,却冒给那个女孩下套,给她带来恶名的风险呢?”
虽然我差点给男孩奇怪的逻辑搞糊涂了,不过我承认,他说得的确有些道理。不过这样的道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在上海这个盛产妻管严的城市,身边有很多对女朋友言听计从的男孩。可是如果你和他们聊天,往往会发现他们在抱怨女朋友管得自己有多么多,而自己又多么的 忍耐去顺着她。以前听的时候,都会特别佩服那些男孩,觉得他们够爱自己的女朋友,够能为爱忍耐。可是现在听过面前这个男孩的奇怪逻辑,却突然觉得,原来以 前遇到的那些男孩,其实并不那么可爱。
是的,他们的确对他们的女朋友很好,好的甚至让很多人觉得过分了。可是私底下的抱怨,却让这种好完全变 了质。一方面,让周遭好友知道自己的经历,多少可以撰些同情,甚至从我这样的人那里赚来一个对女朋友好的名声;可是另一方面,这些故事的听众,对于故事中 的那个女孩,恐怕评价未必会太高,要是遇上一些大男子主义的听众,怕是立刻会给这些“不守妇道”的女孩判上死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诉苦男孩们的好名 声,的确以自己女朋友背上恶名为代价换来的。今天我们看到男孩对女孩那么好,可是若有一天他们分手了,男孩至少在人前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女孩得到的却恐 怕只是恶名,这样的结果,不应该是一个真正爱他们的男孩希望看到的。
对于爱管事的女朋友,你可以反抗甚至可以分手。但是如果你选择接受,那就请对此甘之如饴默默接受,绝不要在人前透露丝毫,那样,只不过是在以她的“恶名”唤你的“美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