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ans是个大熔炉

(2005-12-29 23:34:25)
标签:

杂谈


  粉丝指哪种人,相信地球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但“粉丝”这个词汇,却值得深究。粉丝无疑是民间对于fans的音译,而“扇子”这个近义词则是源自fan的另外一个含义。当“粉丝”的说法大行其道,而“扇子”却日渐式微的时候,对于这两个词汇本身多捉摸一下,是件有意思的事情。Fansfan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也许就是前者是后者的复数形式。这也就是说,粉丝这个词,天生就是一个对人群而非个人的的称呼,比起强调个体的扇子来,多了一层集体行为的意味。

  当然,当“粉丝”遇到“超女”,这个词汇又进一步的进化了,衍生出了诸如“玉米”(李宇春的粉丝)、凉粉(张靓颖的粉丝)这样的新说法。如果说“粉丝”这个词仅包括了fan这种感情诉求本身,那么玉米、凉粉的出现则又加入了fan的 对象属性。伴随着这些词的出现,你不再需要申明你是某某的粉丝,而只需要使用上玉米、凉粉这样的标签,旁人便会知道个中的含义,知道你是否“自己人”。相 比“粉丝”这样空洞的称呼,玉米和凉粉这样的称呼,无疑能更好的加强玉米们、凉粉们之间的身份认同,进而有利于玉米群体、凉粉群体的形成。

  从“扇子”到“粉丝”,再到“玉米”“凉粉”,词汇的变化本身便揭示着fan这种行为日益由个人选择个人行动变成集体行动集体认同的一个部分。而这种变化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一代的孩子是缺乏信仰的一代。伴随经济发展,昔日信仰的崩溃加上宗教信仰在中国的缺位,80年 代即之后出生的孩子,除了自己外,无法从外界的信仰上获得心灵的安定;与此同时,这一代的孩子从骨子里说是孤独的,因为独生子女的政策,因为水泥高楼的冷 漠,因为学校教育的定位,他们从小就被训练成一个应付高考的单兵作战者,缺乏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彼此分担的群体经历。

  而这种情感上的缺乏,必然需要在现实中寻找替代品。做一个粉丝于是便成为了不少人的不二选择。当你开始fan一个偶像的时候,那个偶像至少某种程度上成为你的信仰,成为你心灵的寄托;而作为一个粉丝,与其他粉丝互动甚至组成诸如“歌迷会”这样的粉丝社团,则能够充分享受到归属于某个群体后的那种群体性的相互支持。

  不要因为粉丝的狂热就忽视了这种现象的 正面价值,如果你去过那些粉丝们组织的论坛或者参加过他们组织的活动,你便会发现这种狂热让他们中的许多人散发出平常未见的光芒。在粉丝中,你可以找到优 秀的情报搜集人员,他们对于偶像资料收集之齐全分类之合理让人除了佩服也只是佩服;你还可以从他们之中找到优秀的活动操办者,即使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也 可以将几十甚至上百人的粉丝活动操办的井井有条;当然,粉丝中间的翻译人才更不少见,尤其是那些日韩偶像的粉丝们,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将海外报道准确的翻译 成中文与同好者分享……

  我相信,如果粉丝们如果能够把这种热情和天赋用在科技研究或者经济发展上,中国十年超英二十年超美绝非大话。当然,即使粉丝们仅仅只是将它们用在fan偶像上,至少也使个人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种锻炼不会输给西方学生在教会活动、学校社团活动或者诸如童子军这类社会团体活动中能够得到的。

  是的,对于粉丝这种集体行为的正面价值,我的夸奖决不吝啬。在我看来,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中,能做一回粉丝,真真正正投入到粉丝的活动中去,用心用脑,这是幸福的——因为粉丝是个大熔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买单
后一篇:寂寞郎咸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