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曼妥思与可乐混食致命纯属谎言

(2006-11-23 00:16:52)
标签:

杂谈

可口可乐实在太风靡,以至于关于它的谣言也层出不穷。我知道的就有二三十种,还就其中可乐损害男性生殖能力这个谣言专门撰文批驳过。

没想到,最近互联网上又冒出来一个曼妥思与可乐混食致命的谣言。

这个谣言的版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告诉你,如果把曼妥思放入装满可乐的可乐瓶中,可乐会立刻沸腾并且喷出,高度可达1米;第二个部分紧接着告诉你,如果同时吃下可乐和曼妥思,这个反应在肚子里面出现,那么你恐怕就有生命危险了。生怕你不信,谣言还强调最近巴西的某个小男孩就因此丧命了。至于是巴西哪个城市多少大的小男孩,哪家媒体报道的此事件,这些关键信息一概欠奉。

在这里很明确的告诉你,这个谣言中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沸腾可乐"是确实存在的。而第二部分混食致命,则完全是胡说八道。

先来说"沸腾可乐"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你上Youtube用"Mentos eruptions"作为关键词一搜索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实验视频。下面这个是其中之一,是2006年4月上传的,时间远早于"曼妥思与可乐混食致命谣言"开始传播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会有"沸腾可乐"这回事呢?可乐被称为有气饮料,自然是因为其中充满二氧化碳。而曼妥思表面的糖衣充满凹凸不平和裂缝,这样的构造会使得溶解在可乐中的二氧化碳快速释放,由于可乐瓶子开口小,气体释放不及,于是就出现"喷泉"的现象了。整个过程中,曼妥思里面到底是什么根本不重要,因为整个过程不过是一个物理过程,其间根本没有出现化学反应。某媒体采访某位教授得到的解释"曼妥思里可能含有一定成分的酸,而可乐中含有碳酸盐,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出现大量泡沫。"并不正确。

解释清楚原理,我们就应当明白:1)如果不是窄口的可乐瓶子,而是大口杯子,二氧化碳来得及释放,那么"喷泉"现象就不会出现;2)沸腾可乐现象是否壮观,除了瓶子口大小以外,可乐或者类似有气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是关键。到处后放久了二氧化碳跑去不少的可乐,效果必然不如刚打开的。3)曼妥思放到嘴里,咀嚼碎了,那自然糖衣不在。即使你够快吞咽下去,途中唾液也会破坏糖衣表面的结果,使其无法再让可乐中的二氧化碳快速释放。4)不仅是曼妥思,只要是类似表面的食品,都会促使"沸腾可乐"反应的出现,譬如M&M的糖果据说也有类似效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并且告诉我结果。

说完第一部分,其实第二部分就不用解释了。既然是物理反应,不过是二氧化碳惹得祸,那么那里会出现什么致命的有毒物质。

关于可口可乐的谣言,实在是数不胜数。要说饮用安全方面,比这个更精彩的莫过于"可乐混合阿司匹林"的情况,存在的可能后果包括成为春药/软性毒品/立即死亡/治愈头痛多个版本。这个谣言自1930年就开始流传,迄今依旧生命力不减,可谓是可口可乐的长寿谣言之一。既然说了是谣言,那自然上述的多种效果都不存在--不信者可以效仿神农尝百草,一试便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