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坐公交车,不经意间听到一则洗衣粉广告,说它家洗衣粉是用椰子油制造,所以不伤手。
听完不禁一笑,想不到现在广告开始这么糊弄消费者了,这个说法比当年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来可谓是半斤八两。椰子油制洗衣粉又怎样,一样是伤手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椰子油制造的洗衣粉和含有椰子油的洗衣粉是完全两个概念。我国现在对于化妆品还没有实施成分强制标示,洗衣粉就更不用说了。假如需要标示成分的话,一款含有椰子油作为组成成分的产品,成分表里必然会有椰子油(cocoanut oil);但是一款用椰子油制造的产品就未必了,因为作为原料的椰子油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变成了其他化学成分,如果反应完全,那么在这款产品的组成成分中将再也找不到半点椰子油--椰子油制的洗衣粉多半就是后者。
为什么说椰子油制的洗衣粉多半是后者呢?其实学过化学,知道什么是皂化反应的朋友,相信应该早就明白个中奥妙了。如果你化学已经还给了学校老师,不妨读一下笔者从雅虎上找来的这篇制皂原理速成读物,或者直接去维基百科查看皂化反应的具体解释。
肥皂清洁原理:
1、皂化反应
油脂是一种酯类,为甘油之三脂肪酸酯类,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共热可生成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与甘油,此种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其中硬脂酸的钠盐即俗称之 肥皂。依脂肪酸的种类,肥皂组成多为硬脂酸钠 (十八个碳)、软脂酸钠 (或称棕榈酸钠,有十六个碳) 或油酸钠 (十八个碳)。肥皂亦可利用脂肪酸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而制得。脂肪+碱=肥皂+甘油
例如:
椰子油+NaOH=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
椰子油溶在酒精中加入NaOH,隔水加热到没有酒精味
因椰子油跟水难相融,所以用酒精才能让椰子油跟NaOH均匀混合
酒精并非此反应之催化剂
催化剂:有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催化剂是藉由改变反应路径,改变反应速率 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称为皂化。2、肥皂的清洁原理
肥皂分子有一项矛盾的特性,就是同时具有「亲水基」及「亲油基」,肥皂之所以能当作清洁剂,就是因为它这项矛盾的特性,当肥皂溶解在水中,先以亲油基包围及乳化污垢并将其分解,接着再以另一端的亲水基向外抓住水分子,将污垢带走。重点是第二点
肥皂的亲油基包裹了污垢,而亲水基则包裹在亲油基外面,达到了分离污垢的目的.所以,有的特定物质,肥皂不能起到去污目的
明白了不,最基本的肥皂就可以用椰子油和烧碱混合制成,而洗衣粉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椰子油制造的洗衣粉实在没有什么高科技,也谈不上新产品,这里"椰子油"不过是又一个噱头而已。
其实,只要是清洁产品,没有不伤手的,毕竟要起到清洁作用就必须能够去油,而化学成分是无法识别作为污渍的油脂和作为保护层的皮脂层的,所以在清洁的同时,正常的油脂也会被去除部分。而衡量一款产品清洁能力强弱,主要就是看其使用的界面活性剂的强弱,现在好的洗面奶,往往会有比较温和的界面活性剂,类似SLS这样"臭名昭著"的界面活性剂是断然不会出现,更不要说名声更臭皂化反应制得的"皂基"了。
当然,洗衣粉毕竟不同洗面奶,不接触脸部皮肤,还是以能洗干净衣服为第一目标。至于护手,还是靠洗衣时带副橡胶手套比较牢靠,当然洗完后摸一些带有修复作用的植物油脂也是可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