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易的爱情毒

(2007-12-21 23:46:42)
标签:

杂谈

距离看完《边荒传奇》已经有些时日了。上网一看,黄易的新作《云梦城之谜》已经出到第六集了,是可以开始追看一下了。

《云梦城之谜》 尚未开读,却想起了一个一直想写却始终懒于动笔的话题--黄易小说中的爱情。

黄易写武侠那么多年,作品实在不少,加上间或还写过《星际浪子》这样的科幻小说,要讨论他的小说,讨论他小说中的爱情,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考虑到黄易早年粗制滥造作品实在不少,所以还是把讨论范围局限在《翻云覆雨》、《大唐双龙传》和《边荒传奇》三部作品上。

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黄易小说中的爱情,我会选择"出世的爱情"这个词汇,若要选择黄易小说中最能代表这段词汇的爱情,那么我会选择《大唐双龙传》中徐子陵和师妃暄的那段爱情。

作为金庸、古龙之后最被看好的武侠小说作家,黄易小说的爱情,显然与两位前辈走得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金庸的爱情,无疑是写实的, 虽然不乏杨过苦等小龙女十六年这样的传奇故事,但基本上还是脱胎于生活略微高于生活;至于古龙,古龙是浪子,重视的是友情,所以小说中爱情是靠边站的,要说世间最不懂爱情的,古龙小说中倒有一个李寻欢。而黄易,虽然早年作品色远大于情,但是伴随江湖地位提高,作品的颜色是越来越淡,写的情却越来越有看头,尤其是那种不因存在于俗世的"出世的爱情",反而分外让人向往。

毫无疑问,黄易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们都是高手,没有父母再加上往往多金,反正俗世间困扰爱情的诸多问题对他们而言都不是困扰。这样的架构,决定了小说中的爱情,必然不是写实的。当然,若黄易仅限于此,那么架构出来的爱情,就必然和许多YY小说一样低劣了。但是,黄易终究是黄易。在这些基本的人物设定之上,黄易为男女主角们的爱情设定了两个重要的特质:纯欣赏型爱情和非必需的爱情。

《翻云覆雨》中秦梦瑶与韩柏,《大唐双龙传》中师妃暄与徐子陵,《边荒传奇》中燕飞与纪惜惜,无疑都是情侣。但若问这些男男女女之间互相为对方做过什么?我的脑海中却是一篇空白。首先,正如前文所说,小说中这几位男女主角几乎都是高手,所以几无常人的烦恼,自然对于恋人也没有许多常人的需求--比如买份礼物买间房之类。更重要的是,这其中好几位,往往带着一种偏孤独的出世气质。秦梦瑶和师妃暄出自慈航静斋本就是半个出家人,徐子陵天性亦是出世的想法远多于寇仲,对他们而言,不仅对爱情不存在物质或者行动上的需求,甚至对于精神上相知相伴的需求,同样亦有限的很。之所以这几位能够走在一起,那种高层次的互相欣赏是根本原因。

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女人是水。这样的评价当然是恭维。其实只要呆在俗世间,无论男女,多半都是泥。能如老子所言"上善如水"的,又有几个。爱情中自然也是如此。你喜欢的究竟是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对你的好?这是我经常会问别人的一个问题。从不否认,两个恋人之间的互动很重要,而且一个对另一个的好,也有助于增进感情。但是,在我看来,好的感情,绝不能是起源于一个对另一个对自己好的感动,而必须纯粹起源于双方对彼此的欣赏--否则的话,那种喜欢那种爱,多少就带了点功利的成分。只可惜,恋人间,若一个不对另一个好,这实在是将不太过去的,所以究竟是喜欢那个人,还是喜欢那个人对你的好,实在是难以分清楚的事情。

黄易小说中的爱情,迷人恰恰就迷人在这点上。无论是徐子陵还是师妃暄,都是当世杰出人物,除了为天下苍生的和平而努力外,其实她们之间是不需要对方为自己做什么的,事实上她们也没有为对方做些什么。但恰恰是这种不作为,反而使这两个人的感情来得分外纯粹。不要问她能为你做什么,也不要问你能为她做什么,只要你我懂得对方的好--徐子陵与师妃暄之间的感情,无疑正是这样的一种纯欣赏无所求无所付出的感情,一种很轻很淡但是绝对真实不掺杂其它东西的感情。对于这种爱,师妃暄曾有这样的解释"就是在这城市一座大桥上,妃暄首遇子陵,那时我心中生出微妙的感觉,我并不明白那与男女之情有任何关系,只感到你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会不住在我心湖浮现没法忘记的人。后来你到净念禅院来找我,我站在禅院后山高崖遥观洛阳,当时想的正是在那里初识子陵的情景。"

当然,黄易小说中的爱情,另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非必需性。黄易的小说,道家理念是核心。书中所有杰出人物,无论黑道白道,最终只要到达一定境界追求的都是对人世的超脱,用书中的说法是"破碎虚空",而用道家的标准说法,则是"羽化登仙"。正因为这样核心的理念,决定了书中男女主角,对爱情看得很淡,并不执著自然也不执迷。更多而言,不少角色甚至将爱情只是视为一种人生经历,视为修行过程中一个挑战,所以无论是《翻云覆雨》中的秦梦瑶还是《大唐双龙传》里面的师妃暄,都将其视作一次"情关",陷入其中但又力求享受却不执迷。正因此,《翻云覆雨》最后,秦梦瑶离开韩柏,独自参死关去了;《大唐双龙传》中师妃暄也回到慈航静斋,继续潜修天道了;至于《边荒传奇》,燕飞早已体会过"破碎虚空"的境界,所以此后就带着纪惜惜和安玉晴去追求这样的解脱,未来世俗的爱情对她们实在也并无太大意义了。

虽然就表象来看,爱情在黄易小说中最终是被跃过的一个阶段,但于我看来,却绝不等于爱情被黄易解构了。更确切的说,在黄易小说的世界观中,无论是世俗物化的爱情,还是所谓精神层面的爱情,都不是终极的,而终极的则是上升到信仰层面的爱情--虽然师妃暄回到了慈航静斋,但是徐子陵知道师妃暄永远爱的是她,他即使有了石青璇亦不可能彻底放下师妃暄,彼此都相信对方爱着自己,那么是否有物质抑或精神上的互动也不再重要了,这种对于爱存在的信仰本身就是最终极的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师妃暄向徐子陵探听石青璇之事时的那番话,无疑是最佳的体现"龙泉的经验等若一趟轮回历劫的经验,是妃暄生命里最重要的片段,感受到全心全意爱上徐子陵的滋味,生的经验再无欠缺。若非有此爱的禅悟,妃暄可能永无机会上窥剑心通明的境界。现在妃暄再不须苦苦克制,一切任乎自然……我不是曾爱上你,而是直至此刻仍感到我们在深深热恋着,那是一种永恒深刻纯粹精神的爱恋滋味,永远伴随着我。"。

当然,黄易的爱情,虽然迷人,但终究是出世的。这种爱情,于我等俗世庸人看来,虽然美妙无比,但也恰是要命的毒药。若真中了黄易的爱情毒,对这般"出世的爱情"寻寻觅觅,恐怕就真要做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准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访西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