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看标题就知道,接下来我要说些怪话了。其实,往年情人节抑或平时,类似的怪话已经说过不少,若你是本Blog的常客相信该已经看过不少了,若只是稀客或者新近才看,也不用急,下面会回顾到昔日写的许多怪话,有兴趣的不妨逐一点击阅读即可。
特地挑在情人节说怪话,很显然我对此是多少有些反感的——当然,这种反感不是由于目前是孤家寡人看着别人热闹自己却没情人节可过的嫉妒,而更多是对情人节“异化”后的惋惜。
是的,很早就知道情人节这个习俗。大概还是初中,因为《心跳回忆》和《恋爱物语》两款恋爱养成游戏的缘故而知道了情人节以及与之共生的白色情人节。在游戏中,情人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那天对你有好感的女孩子都会送上巧克力——尤其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巧克力,而一个月之后的白色情人节(3月14日),作为男主角的玩家则要挑选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回送巧克力。从表白到回应,一切就在情人节的送礼与回礼之间悄然发生——当时就觉得,日本这样的情人节习俗实在是妙得很,既含蓄又浪漫。当然,那时内地还是不流行过情人节的,所以对于这种习俗,也就是纯欣赏而已,既未曾收到过巧克力,亦未曾送过巧克力给心仪的女生表达心意。
终于,有一天,内地也铺天盖地的过起了情人节,只不过,却不是我憧憬的那种情人节——铺天盖地的商家宣传将情人节“异化”成了“一连串消费事件“。是的,我明白日本的情人节巧克力习俗也是巧克力厂商背后的推波助澜,但这样的习俗至少还能让人觉得温情和浪漫,但是时下内地比拼玫瑰、比拼贵重礼物、比拼高档情人节晚餐的“过法”,却是“简单粗暴”得很,这之后的心意,反而不容易找到了。
作为社会学的学生,最大的利器从来就是“解构”,解构各类被商家和社会建构起来的“假象”,唯有解构掉这一切,我们才能找回事物的本质——爱情亦是如此。
所以,我不喜欢在情人节送人99朵红玫瑰这样的行为。虽然这样够直接,地球上该没有人不知道个中含义,但是未免简单了一些,没有了花种类的选择,色泽的搭配,空间的调整,甚至连红玫瑰的支数都不用考虑了,直接就是在花束前提下可以选择的最多数量。这样的选择,对于送花人而言,无疑很轻松,根本就不要动脑子,只需要钱包够鼓即可,而且在旁观者眼中,多少是有一种震撼效果--毕竟数量摆在那里了。但是,99朵玫瑰,对于收花人而言,除了刚开始的震撼以外,也就没有什么了,至少没有细细品味个中花语含义的乐趣,未免简单、粗暴了一些。
所以,我不喜欢铂金,而推崇其同族的钯金。“稀有铂金 永恒纯净”,这是铂金厂商的宣传语,也确是有不少女孩子希望她们的爱情能够像铂金戒指那么坚硬,那么永恒。但反讽的就在于,铂金本身是一种柔软的金属,之所以做成首饰如此坚硬,是因为其中掺杂其他金属组成合金。要永恒就不能纯净,要纯净就不能永恒,若你明白铂金首饰的这个特性,又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爱情如铂金这样矛盾。
所以,我更不喜欢钻石。就如同爱情与铂金联系起来,不过是世界铂金协会的推波助澜,钻石与爱情的关系,不过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Debeers连篇广告推波助澜的产物,钻石之于爱情,根本就是一种缺乏历史厚重的象征。所以,我曾说过,一个有追求的男人,绝对是该做一个不只会送钻石的男人。当然,钻石的不讨人喜欢不仅在于其缺乏真正的文化传承,更在于其本身和铂金一样,意头实在不怎样。是的,天然的钻石就是坚硬的,不似铂金必须掺入杂质才可。但是,若你看到过天然钻石,恐怕绝不会对此有任何兴趣——未经雕琢的钻石,和一块煤炭实在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从分子角度而言,两者的确相同,都是由碳组成。钻石之所以没有维持原生态的“恒久远”而变成璀璨的饰品,靠的就是其他钻石做器具进行的切割,让钻石不再永恒的恰恰是钻石本身——若我们将钻石比作爱情,那岂非就是说终结我们以为永恒爱情的,恰是另一段爱情——不过这倒是极其反映现实,不由让我想到那句名言“女人何苦难为女人”。
好了,不再说怪话了,毕竟今天这个日子说太多怪话还是煞风景的。更何况,怪话说的再多,只要没有看破红尘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很多“异化”的行为还是必须照做——其实,“异化”的行为做不做是其次,关键还是在于行为的背后,到底有没有“真心”。有心,每天都是情人节;无心,情人节亦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