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Dos年代,电脑硬盘小,所以压缩软件是常用的。当时各大电脑类报章,对于压缩软件的介绍和比较是少不得的,记得当时最普及的是ZIP,不过ARJ、ICE之类软件凭借较高的压缩比例也风靡一时。
不过,到了Windows年代,加上硬盘都论G,压缩软件重要性不断降低,虽然大家也都在用,不过更多是作为打包软件以及解压缩网上下载的压缩包文件。而且,返璞归真,Winzip和Winrar大行其道,风靡一时的ARJ不知所踪了。
本着尽量使用免费软件的原则,我电脑里长期安装的都是7-Zip,很长时间里,我只是将其当作一个免费的解压缩软件在使用。
http://www.7-zip.org/zh-cn/7zfm.png
不过,最近因为频繁需要利用U盘传送一些文件,所以对于压缩软件的压缩比又开始有点注意了。U盘这东西,速度比硬盘蛮多了,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小文件的时候,效率极其低下。所以一般我要用U盘复制文件,都会实现把众多小文件打包成一个大文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到U盘的最高写入速度,而不用因为众多小文件而备受最低写入速度的折磨。当然,U盘最高写入速度,其实也快不到哪里去,以我用的那个台电4G大小的U盘为例,大致也在2M/S左右,所以若有较高的压缩比,还是可以节省一点复制时间的。
做了一下测试,用的是我常用的行情软件通达信。这个软件功能相当强大,不过底层数据格式就比较糟糕了,每一个股票使用一个数据文件,所以我的通达信目录虽然一共只有112,860,442字节,却有足足3111个文件,正因为众多小文件,所以在我那个FAT32格式的硬盘下占去了172,392,448字节的空间。我试着用7-zip将这个目录压缩成一个Zip文件,大小是52,656,586字节,又试着用7-zip将其压缩成7z这个7-zip专用格式,大小竟然神奇的缩小到30,623,348字节。这个压缩比上的进步,实在是不可小觑。
当然,上述测试仅具有实验室内的价值。原因很简单,7Zip自有压缩格式的高压缩比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上述文件,压缩成ZIP格式耗时大概是17秒左右,但是压缩成7Z格式却要1分12秒左右,虽然因此减少了22M的空间占用,进而可以节省大约10秒的U盘复制时间,但是却需要额外多付出将近1分钟的压缩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过,在网络传输上,7Z格式还是意义重大。毕竟以目前宽带50K/s到100K/s的速度,22M意味着全速下载下额外3-7分钟时间,要是网络不好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一些了,在此前提下多花1分钟压缩成7Z格式无疑是划算的很——若你像本人这样自己假设Blog,空间和流量都是有限的话,那么7Z在这方面可以起到的节省作用就又是另一桩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