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度与温度

(2009-03-25 12:07:30)
标签:

杂谈

去年写的旧文了,不过之前一直忘记贴出来。http://www.gore-tex.com.cn/images/logo.gif

有朋友来我家玩,惊奇得叫道”你也穿摇粒绒的阿!我还以为你是身上一点化纤都不会有的呢。”

其实,是朋友误会我了。虽然笔者平常对衣物的质料比较注重,但却从未说过只穿天然纤维的东西。是的,我决不是昔日那本红遍大江南北的《格调》一书的坚决信徒,绝不会因其中”一个人的格调高低程度,与他衣服中化纤成分含量成反比,与棉成分的含量成正比。” 的论断就对化纤材质敬而远之。要知道,毕竟在关注Style关注质料之外,我还是一个IT爱好者,一个高科技爱好者,所以对于各类高科技纤维也从不忽视,更是其中不少保暖、防水布料的拥趸。

就像防水风衣,Burberry和Barbour的风衣固然全球闻名,但真要说在极端恶劣环境,就一定比得过Gore-tex高防水高透气的人工面料?看看大多数登山队员的选择,显然他们更为信赖后者;又像保暖,羊毛、Cashmere、羽绒等天然材质固然表现优异,但是同样具有不耐磨、高湿度表现较差等问题,未必就一定胜过杜邦的ThermoLite人造纤维?不说这些高科技人造纤维,即使是摇粒绒这样满大街都是的人造纤维,其实也有其独到之处–相当不错的保暖性能,价格低廉又耐磨,使其成为强调功能性而不强调美观性场合下可供信赖的材质–这也是为何笔者在家中弃羊毛而选摇粒绒的重要原因–毕竟可以随便乱扔无需费心打理,用作当工作服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笔者也从不否认,周遭朋友看到我穿化纤衣物的机会的确很少。一方面,像摇粒绒这样担任居家服的,自然是外人看不到的;另一方面虽然笔者诸如冲锋衣、滑雪裤这样特定场合才会用到的衣物类型全部是化纤材质的,但一年也不会穿上几次,所以大多数人同样没有机会看到。除此以外,也由于我的确在日常环境下对于选择化纤原料,一直秉持克制的态度。

日常环境,不过是平常出门往来于城市之间,自然遇不上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高科技化纤的优点便难以发挥,而在普通环境下,类似绵、麻、羊毛这样的天然纤维,表现就未必输给普通化纤。那些看似柔软但是透气性极差的低端化纤就不说了,选择它们是和自己的穿着感过不去;至于那些性能不错,但是整个布料充满特有光泽的化纤,怎么看终究还是给人一点cheap的感觉,让人想到舞台上那些刚出道必须靠晃眼的配饰才能吸引观众的小明星,这种还是能免则免。

另外一个让我对平常穿化纤敬而远之的便是”环保”问题,买再多的纯棉纯羊毛衣物,我也不会有太多的担心,毕竟这些衣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可以被降解回归大自然,但是化纤就不同了,小小一个塑料袋尚且要将近1000年才能降解,偌大一件化纤衣物要多久才能被降解?没看到相关研究之前,终究还是担心太多化纤衣物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

也许,选择一件天然纤维的衣物,要比同样功能和外观人工纤维的衣物贵上100%甚至更多,但是这样的代价我愿意承担–毕竟环保必须有人关心,必须有人为此承担代价–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风度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