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Original URL: http://blog.earlzhang.com/html/y2009/1481.html
因为写过一些关于治痘的文章,所以Blog上常有朋友会咨询相关的问题。而在咨讯治痘的同时,很多朋友还会询问如何对付痘印,包括预防和治疗已有的。http://blog.earlzhang.com/wp-content/uploads/2009/03/skinoren.jpg
痘印这东西,其实就是色素沉淀,比起痘痘因为损害真皮层而导致的小坑坑,这个显然不算难题。一般,我都建议在用水杨酸治痘的同时,在差不多痊愈后依然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的水杨酸点涂,如此继续帮助角质代谢,从而使色素难以沉淀。
当然,这个方法对于大多数人应该合适,不过终究还是有部分人因为皮肤质地的原因,即使使用水杨酸,依然容易留下色素沉淀。
这个时候,就不妨考虑改用杜鹃花酸(壬二酸,Azelaic Acid)了。
关于杜鹃花酸的功效,台湾的邱品齐医师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这里就在文末引用,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虽然杜鹃花酸既具有消炎、加速角质代谢的治痘功效,又具有美白的防痘印功效,不过在众多治痘成分中,它算不上常见的。其实也不奇怪,杜鹃花酸属于处方药,这就把护肤品厂商拒之于门外了——不似水杨酸至少可以成为护肤品治痘的法宝;而在处方类治痘成分中,维生素A酸常年来大量研究和大量临床实验造成的霸主地位,几乎也使其成为了惯例之选,作为相对后起之秀的杜鹃花酸可能就难受皮肤科医生的重用了。
不知道中国现有处方药管理相对疏松的环境究竟是幸运还是危机,至少对普通痘痘患者而言,你除了可以去医院看病并要求医生考虑杜鹃花酸的治痘方案外,也许还可以违规直接从药房买到处方药自行使用。考虑到杜鹃花酸的刺激比对苯二酚、维生素A酸要小,也许这还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冒险——当然最稳妥的还是在医生指导之下使用。
附:邱品齐谈杜鹃花酸
俗称的杜鹃花酸学名为壬二酸(NONANEDIOIC ACID),在化学上简单说就是共含有九个碳的饱和直链结构,头尾两侧各有一个羧基(carboxyl group)的成份。而原有的英文azelaic acid跟azalea(杜鹃花)实在没有关系,这成份也不是从杜鹃花萃取所得,所以中文翻译其实是误称但现在大家反而都习惯这称呼。壬二酸在自然界是存在的,在小麦、黑麦及大麦中可以发现,此外汗斑的致病菌(Malassezia furfur)也会分泌这成份,(有些汗斑的人皮肤会产生白色斑块就是因为致病菌生成壬二酸造成皮肤变白反应)。
在临床上它有几个功能
(1)抗菌
(2)加速角质代谢
(3)抗氧化及减少发炎反应
(4)美白淡斑剂
目前临床上使用用途如下:
(1) 痘痘及毛囊炎用药: 如20%的乳霜剂型-对於轻微的发炎型痘痘比较有效
(2) 酒糟用药: 如15%的凝胶剂型-对於轻微的发炎型酒糟比较有效
(3) 美白用药: 可以跟对苯二酚或麴酸产品搭配使用-对於肝斑比较有效单独使用的话对於色素性痘疤也有点帮忙
(4) 换肤成份: 在国外有厂商使用20%壬二酸当作化学换肤剂使用以上用途为医疗目的使用此药品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好经医师处方及追踪再使用这样会比较安全
(5) 健发成份: 因为有研究报告指出壬二酸有抗雄性素的效果於是有厂商添加5%壬二酸当作健发成份但实际效果仍未确认
(6) 化妆品美白成份: 如Potassium azelaoyl diglycinate或Azeloglycine(胺基酸与壬二酸化学键结后产生的盐类)及Lysine azelate(胺基酸加上壬二酸的组合非经化学键结),目前以上两种成份并非含药化妆品列管的美白成分使用浓度及实际效果尚待后续实验确认
后一篇:衣物需要防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