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Original URL: http://blog.earlzhang.com/html/y2010/1720.html
昨日拿出张其成的《<黄帝内经>养生大道》出来翻翻,正好翻到养心养神的部分,看到一个应对失眠的按摩法:
按摩心包经和肾经上两个重要穴位——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互相搓揉、按摩能起到心肾相交的 作用。劳宫穴取穴很简单,伸手握拳,中指扣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面的穴位,所谓“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护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 受邪”,就是有邪气侵犯心的时候,它出来保护,先被侵犯。
涌泉穴位于脚底,如果把脚板分成三份的话,涌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接的位置。顾名思义,它就像泉水涌出来一样,涌泉穴就是“肾精”出入的地 方。劳宫穴与涌泉穴互相摩擦,用右手的劳宫穴去搓左脚的涌泉穴,搓揉到温暖发热为止;反过来,用左手的劳宫穴对着右脚的 涌泉穴去搓揉。时间最好是子、午、卯、酉四个时辰。这样,可以达到心肾合炼的目的。它可以治疗失眠,因为失眠是心肾不交,可以在临睡前这样两穴相搓,直至 发热,心肾相交了,就睡得踏实了。
身边有不少朋友深受失眠困扰,以前都会建议他们试试看站桩或者吐纳,一方面这个有祛除杂念的效果,另一方面时间到了自然也能有心肾相交的效果从而有助睡眠。不过,我发现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具有操作性。毕竟要没基础的人一下子坐上个半小时四十分钟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显然难度太高了。与此相比,张其成的这个按摩法主攻心肾相交,虽然在身体调理方面不如站桩或者吐纳来的全面,不过如果是专门针对失眠,效果是更显著的——虽然我没有试过这种心肾相交的按摩法,不过却试过另外的法子,感觉真的很好。
这个另外的法子,叫“鸣天鼓”,具体的操作细节下面从网上找了一段文字,可供大家参考。其实,这个方法和上面的有异曲同工之处——用手心,其实就是用到手心上的劳宫穴,至于掩双耳,因为耳为肾窍,所以两者也可以实现心肾相交。而且相比按摩脚部需要拖鞋,这个方法即使在办公室中也可以做,更为方便。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睡前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肾虚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睡眠不好,每天睡前鸣天鼓不仅能养神安神,还能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前一篇:晓君“圆润”说的问题
后一篇:理解张磊对耶鲁的巨额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