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投稿吗? 题目叫做【妈妈,我想出国读大学】From@麻麻係孔雀

(2015-05-14 13:22:11)
标签:

杂谈

可以投稿吗? <wbr>题目叫做【妈妈,我想出国读大学】From@麻麻係孔雀 可以投稿吗? <wbr>题目叫做【妈妈,我想出国读大学】From@麻麻係孔雀 可以投稿吗? <wbr>题目叫做【妈妈,我想出国读大学】From@麻麻係孔雀 可以投稿吗? <wbr>题目叫做【妈妈,我想出国读大学】From@麻麻係孔雀 每周末我从学校回家,我爸会和我谈论的只有两件事——“健康”和“学习”。他最常说的话是“你去学嘛?”“你看从早晨到现在起,你学了些什么?”。我在家中谈起爱好时,他就会催促:“你先想想学习吧!”

这样的家长有很多,在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他们不得不如此。但这件事的奇特之处在于,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你在学习些什么,也不关心你选择补习的题目,作业的内容多少...问起他们的要求是很统一的“考好,有一份好的工作。”

这个问题是我去咨询托福考试时发现的,老师问我:“你父母对申请的学校有什么要求呢?他们了解考试吗?”我被问得愣住了,过了很久才结结巴巴说“不,他们不了解,但他们希望我考好。”“考好”多么宽泛而又严苛的要求。

所以当我面对出国费用巨大,备考时间有限的阻碍,重新坐回教室时,我陷入了深思。我问过很多母亲,甚至问过我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之前他们希望孩子怎么样。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带着甜蜜的微笑:“健康,快乐,做个普通人就好。”但这一点也不容易,我们之中大多数人都被生活推着走,过着并非自己期望的生活,再在心里安慰自己在未来会有转机。但并非如此。
这也是真正让我感觉困惑的原因。
我身旁的人们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或目标,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绝大多数都经历现实的磨砺,被碾得支离破碎。

我父母都是老师,但我母亲原不想做老师。她以全阿坝州十三个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文庙,后来北师大录取了她,那是一个毕业包分配工作的年代,她不想做老师且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外公,就选了四川本地的大学。大二时,她因成绩优异的到日本留学的机会。但外公生病,她放弃了。那个拿到她空出名额的同学现在拥有一家公司。后来她毕业做了老师,直到今日。我母亲很操劳,每天要忙工作,学生,家务,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养活及教育我,自己也有些健康问题。

但这几乎是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家庭中父母的常态,大多数工作者的常态——考上或考不上大学,毕业打工或在单位工作,结婚生子养家养老,四十多岁升职加薪继续卖力工作,五六十岁退休帮孩子带孩子。

而我们这一带是曾经的他们。没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这种一辈子工作,眼看梦想变成年轻时的“单纯”“情况”,再安守本分地现实生活。我敢说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未来会如此,但最终却都变成了这样——我们的老师们,办公室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年复一年的“跳楼”甩卖的商人,面馆的服务生,甚至学校的清洁工阿姨。

然后再感叹“现实残酷,逼得我们如此生活。”

实际上还有另外的人生版本。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从中国政法大学转到耶鲁法学院的21岁女生写下这样的感想,她说在那种多元化的平台上,她的同学们的意识中根本不存在横向竞争,每个人都早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对学业对人生的规划,只需按照自己的路线走下去,学校鼓励多元价值观,引导你探索。

那是我才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多狭隘。在充斥着分数的学习生活中,我常因为某某某又比我多考几分而焦虑,担忧,难入眠。但到头来我们却都重走上了考一二流大学毕业找单位工作,再被现实死死捆住,边感慨显示,边希望下一代健康快乐做普通人。何等讽刺!
别看这一切显得抽象或荒谬,当你静下来想想,发现自己不在这条路上走吗?逃避懊恼无用,认清现实才能找到改变的方法。

那个耶鲁的女孩的文章中有一段话加粗了,她说真正有着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早早地度过了迷茫期和探索期,然后就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按自己的路走下去。他们在很年轻时就认清自己想要什么,从而突破环境的限制,甚至创造有利自己的环境来实现目标。

这种人和我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掌控了主动权,而我们被现实外力推着走,所以他们最终接近目标,实现目标,而我们却在不断被动接受不情愿的变故和人生,再理所应当地把它当做自然。
但我不愿意,我希望我到我父母年龄时面对所有事时,能掌握主动权。
朋友苦笑说:你想得太多了,在中国哪里还有别的路可走,你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够完善。
难道“完善”意味着接受一切,无条件改造自己,放掉所有可能带来转机的想法,走众人之路?

我曾通过自招奥数考入市重点西川中学,最后却因学费贵,选择了离家500米的棕北中学,在那里度过了目前记忆中最黑暗的三年。我记得当初抉择时母亲连夜借了几万现金,用报纸包好放在我床头,再劝说我初中好好学习比重点学校重要。如果我当初执拗些,甚至撒泼哭闹,从西川毕业,估计今日也就不会写这种文章了。
可惜机会失不再来,学习成绩分出的学生等级层层落下,势不可挡。
也许我们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怎么去做,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卷进了这条路,等明白时已晚,早已深陷,动弹不得,只好作罢,随波逐流。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饱受心灵上的痛苦煎熬。我正走在一条拥挤而又偏离我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人群的方向是被制度推着的。
现在我不快乐,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近视,我有久坐带来的肾结晶,我常胃疼(每周带的饭菜),我不健康。这些彻底与当初我们的父母所期望的健康快乐相反。但这一切还在继续,高考完我们就会进入新一轮的无限循环。
我想把这些都讲出来,又怕父母会焦虑失望不知所措(他们已付出太多),也怕老师觉得我三观不正,我怕这是无力的反击。
但是,我更怕的的顾虑拖延了本可以让我改变现状,打破套路的时机。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对人类创造价值,但透过我们如今的学习我却只看到了工厂般的生产,真正有用的知识并不多。我们中只有成绩最优的人才能有机会进入真正好的,和套路不同的高等平台,但这个创造条件的过程十分不易,水涨船高,不适合多数人。
而我,再不想这么糊涂地走下去了,我要打破我人生中这个模式的套路。
所以我写下这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