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永远会有人问这些问题

(2014-03-24 11:56:45)
标签:

杂谈

无老师私塾与其他机构有什么差别?其他的也许不明显,但是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无老师私塾的受众群,是任何新字头的机构难以比拟的,这让我们团队有无数的机会可以深度的接触每一名托福考生,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学生,还包括微博上十几万的粉丝。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困扰,这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传统课堂只要超过10个人,其实就难以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但是微博和小班给了我们无数机构梦寐以求的,可以与学生深度交流的机会,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每年见到接近10万的学生,慢慢的让我们发现,其实这个行业有时候缺少的不是名师,也不是材料,而是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义务”教育之后(交了这么多择校费,不知道为什么还叫义务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给人的感觉是被人抽空了脑子,脑子是空白的是中性的说法,没有脑子,就是负面的说法,单纯就是正面的表述方式。但是不变的是,每做一步都需要有人告诉,接下来要做什么,再接下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最后呢,就是30多岁,带着妈妈去相亲,未来好像从来都是迷茫的。

http://www.ibtsat.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9c32e621f64988f6b12b6c.jpg

如果是一个两个学生这样还好说,那是智商问题,但是如此之大量的学生,反复的再问:“作文我没有思路怎么办,我阅读该怎么学,我听力该怎么学,我口语不知道该说什么”说实话,这其实不是英语的问题,英文作文没有思路么?不是的,其实中文作文也没有思路。阅读该怎么学不会么?不是的,怎么学中学语文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托福口语不知道说什么么?不是的,班会让我们主持的话,我们也不知道说什么。

真的,不是中国学生笨,而是现在的应试教育把我们掏空了。

考试本身的作用是什么?本身的作用就是将人进行区分,找出人的不同,然后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核心就是将人进行分级。常规的东西是不能分级的,只有细节才能将人分级。就像可口可乐比雪碧甜多少?单纯的尝一下是分不出来,只有将糖度进行测定,按浓度分级。换句话说,分级的本身就会追求对于细枝末节的内容的考察。

看到这里你应该还没有感觉,但是下面就会让你有感觉了。那就是对于细枝末节的内容的考察本身考察的是记忆力,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应试教育弊端的核心!就是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到最后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不用你去思考,仅仅需要你去记忆就好了,“标准答案”解决了一切,也扼杀了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诸多的学校,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填鸭式教育愈演愈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于学生的记忆力无限开发,只要你去背“标准答案”就好了,至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标准答案,你不需要知道。同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限的闲置,而闲置的后果也很简单,闲置自然就会被限制,被限制多了就成了弱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国内部分地区,开始将英语踢出高考,其实对于英语教学是有很大的好处!真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这也仅仅是英语,其他的限制没有放开的话,对于逻辑思维的限制还是没有改变。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有可能还是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逻辑思维被限制了。

给你举个逻辑思维被开发,而不是被限制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就是国外的学生经常被要求做presentation,而且都讨论一些很有趣的话题,比如说美国没有投下原子弹,战局会不会有改变。汤姆大伯的小屋从哪几个角度影响了美国社会。这种开放性的话题,没有我们从小就要用的“标准答案”,需要学生首先要了解背景资料,比如说要了解而战各国的国力,当时的战局,天气,人才,物资配置,物流等个方便的情况,然后再通过推理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结论不要统一,只要make sense(说得通)就可以了,在老师看来就是高分。因为这里强调了自己动手搜集,以及进行逻辑推理,只有这样才能展现事情的全貌。而国内的“标准答案”扼杀了一切。

而降低考试竞争激烈的好处?无老师可以举一个争议性的例子。就是北京本地的高中生,往往进入大学之后,整体发展都比较好。主要就是因为相比于山东河南这样的高考重镇,每天24,一周7*24把自己扔在课堂里。北京的学生们有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有资源,做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拍电影,比如说办社团,这都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从策划,到执行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去操刀完成,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换句话说,课业负担不是特别重本身,释放出了小伙伴们思维的空间,让这些小伙伴们有了逻辑思维的机会,同时也就得到了逻辑思维的锻炼。但是很遗憾,山东和河南的考生没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改变高考本身。但是只要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对此呵呵~~~~,因为考试制度本身变化的难度远超人们的想象,而且哪怕你教材改了,但是只要还是那么多人在考试,考试的本身就要求把人区分开来,到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差别,就是又回到了应试本身。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无老师在这里不想哗众取宠,但是结论很有可能会被骂,那就是不参加中国的高考,或者在北京,新疆,内蒙古,海南进行高考。这个结论非常有争议,但是只要你知道有多少人跟你竞争,你就会认同这个答案。答案就摆在你的面前,你把它说出来就好了。

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的问题“作文我没有思路怎么办”,如果你查阅了二战各国的国力,当时的战局,天气,人才,物资配置,物流等个方便的情况,你觉得你对于“美国没有投下原子弹,战局会不会有改变”会不会有想法?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总是会有一个想法,但是为什么面对托福作文就没有思路,那就是因为你一直都是在背“正确答案”,除了游戏,你对于周围的世界没有一丁点热爱的东西,同时也就没有信息停留在你的脑中,没有停在你的脑中,你就很难开始思考,没有思考所以你自然没有思路。

但是有趣的是如果把托福作文,类似于“城市内应不应该建立大学”放在网易新闻上,你就会发现,这里会有数万的成年人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且分析得都很有道理。在这里小伙伴们可以脑补一下歼20试飞成功时,国内的军迷们兴奋分析的场景。请注意,很有趣的就是,现在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成年人,当年对于这样的题目也是一无所知,拿到高考作文题的时候,也是想还是嫁给凤姐更痛快一点。还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几年之后就有自己的观点了,但是当年的大脑就是一片空白?就是因为社会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碰撞着这些人,或正面的或负面的,让这些人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这个世界,换句话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正确答案的束缚了,人就开始慢慢学着思考了,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了,变成了开始会思考的人,但是也仅仅是初级阶段。

看到这里之后,现在考试的小伙伴们,再来看“作文我没有思路怎么办,我阅读该怎么学,我听力该怎么学,我口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就明白了,这不是你们的问题,只要你还活在中国,只要中国的应试教育还存在,只要还有这么多人在参加高考,这样的问题就一直会有人问下去,一直的问下去,一直的问下去,因为应试教育本身用“标准答案”塞满了你们的头脑,扼杀了你们思考的机会,没有思考,哪来思路?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很类似,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思路怎么办?想想自己经历的人和事。阅读听力口语怎么学?比如说阅读,就是将阅读进行无限的拆分,比如说单词,语法,意思,逻辑等多个层面,看看自己问题在哪,拆分的越细,发现的问题就越精准,解决问题也就越快。听力和口语也是一样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标准答案,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不过好处是,一开始的时候,你的现场直播看的人不多,你可以无限的试错。只是可怕的是,小伙伴们在托福考试里,可以试错的时间不多。无老师爱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