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平台期,你到底认不认命?

标签:
杂谈 |
在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往往会到处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然后自然会注意到怎样才能提分,然后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扶摇直上,成绩提升的那叫一个快啊!我们通常管这样的小伙伴叫做学霸。当然,既然有学霸,就会有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就是学弱,其实我们今天或许对于这样的考友其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正常人”。
还是那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两个帖子,一个月涨30分,和另外一个帖子,一个月上涨3分。你们会去看哪个帖子?是的,大多数人都会去看那个一个月上涨30分的帖子。因为我们对这个最好奇,而且这个是最不常见的!请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这是最不常见的!想一想我们看新闻也是这样的!哪些内容最吸引我们的眼球呢?最不可能的内容最吸引我们的眼球,观众总是期望更重的口味吗!^_^当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注意到,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自己。当然这只是第一个问题。
http://www.ibtsat.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1371480251751_kdf7a3.jpg
其实,无老师想引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平台期。什么是平台期?很简单,我们会发现有些考友阅读在22分左右的时候,就会花很长时间都没有提升,听力在24分的时候,也是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会提升一个分,作文也是这样的,一旦到23分就是一个坎,然后到26分的时候又是一个坎,口语呢?最常见的那个坎就是23-24分。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分数区间,久久不能提升的情况就是平台期。
而且更可怕的是,其实平台期还可以分为2种。
第一种、通过时间的积累,保证可以突破的平台期,比如说阅读和听力的平台期。
第二种、必须要有悟性,或者说灵性才能突破的平台期,比如说口语和作文。
阅读和听力突破平台期?到底是在突破什么?其实是在提升对语言的熟悉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口语和作文突破平台期,到底是在突破什么?其实是在练习对于内容的驾驭能力。
对于阅读和听力这样的客观题,其实拼的就是你对于要考的内容有多熟悉,你对单词有多熟悉,你对听力的内容反应有多快,你对于原文的内容理解的有多准确,作为客观题,其实不需要我们花太多的脑子和精力,只要不停地背单词,更多,更快速,更准确的理解原文,这就够了,你的分数自然是会提升的!正所谓水到渠成,说的就是这件事。
而在阅读和听力,卡住我们脖子的是什么?其实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内容的理解,是否有足够的准确性和足够的速度。准确性不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貌似看懂了,听懂了,但是题目还是做不对,这里就是准确性出了问题。
速度不够?很简单,就是你做一篇文章28分钟和20分钟做完同样的题,但是正确率差别很大,这就是速度上出了问题。当然听力,还会更复杂一点。但是只要你朝这个方向去做,总是会突破的。
听力和作文,这些主观题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也都是在积累,但是我们就是会发现,学的就是快,有的人学的就是慢,这就像是我们去看看那些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往往是第一代,这辈子都过不了语言关,但是第二代大多语言是没问题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年龄的控制,再想想我们小时候,都是坐在同样的教室里,有的小伙伴作文写的就是好,但是有的小伙伴写的就是不尽如人意。想一想你们班里,有没有小时候上了无数的补课班,但是成绩还总是平平的小伙伴?其实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怎么办呢?对于阅读和听力来说,有名师的指点,再加上勤学苦练,自然是提升的很快点,不过要有心理准备,也有大约5-10%的人,受到自己领悟能力的影响,学得慢点,但是没有名师的指点,只要自己努力的方向对,而且够用功,那么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不过口语和作文,真的就是领悟力,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名师固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学的就是慢点,那也就忍了,这辈子,名校只是给少数人准备的,我们自己上点还过得去的学校就好了。
毕竟,这个世界评价我们的方式是多样的,其实只要过了30岁,打多久没什么人在意你纸面上的分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