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ER版主翠花访谈:新时代,我们改用“听读学习法”1
(2010-04-24 00:29:39)
标签:
杂谈 |
进入2009年,一种新的练习自己的口语和听力的方法,慢慢在坊间流传,这就是“听读学习法”,以前我们总是把听写放在练习听力的第一位,但是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追寻是永远不会停下的,这种“听读学习法”就是2009年开始最为火热的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因为现在普遍反映这种“听读学习法”相比于以前的单纯的听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听力能力,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口语能力,同时学习的效率也是有很明显的提升,但是一直苦于很难找到一位实践者,这次无老师特别请到人称“翠花”的GTER版主我是chineselady,通过他的亲身体会,细致的解剖一下“听读学习法”,这次无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练习听力的经验,同时几乎是贴身紧逼式的提问,目的就是要帮考友弄清“听读学习法”的每一个细节点,保证我们的考友看完之后,能够很快的运用在自己的身上,并且付诸实践。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在追寻最“新”的学习方法,但是很多人也因此陷入了万里迷雾之中,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并不在于其有多新颖,而是在于其有多实用。因此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而不是很快就被时间的灰尘所覆盖。听写这种学习方法,是经历了几代人,几十年的传承,才出现了现在的“听读学习法”。相信“听读学习法”应该也是能够经历得住时间的考验,因为至今国内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增强自己口语的实际的学习方法,“听读学习法”应该是填补了一个空白。优秀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是不需要付钱的,之所以不需要付钱,是因为被太多的人承认与传承的同时,也会被太多的人所知,因此也就无从收费。无老师相信“听读学习法”就是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经历得住时间的考验,请永远铭记这一点!时间是拨出一切迷雾的工具。
無老师21:56:28
在做跟读之前,是不是你已经考过托福了?
翠花/亲亲21:56:36
是考过一次
翠花/亲亲21:56:42
不太高
無老师21:56:42
多少分?
翠花/亲亲21:56:47
不说行不
翠花/亲亲21:56:50
。。。。
無老师21:56:53
听力单项啦
翠花/亲亲21:57:07
14分
無老师21:57:22
然后你马上就做听读了?
翠花/亲亲21:57:30
第一次也有点不适应
無老师21:57:50
恩,很正常,这种考试形式很多人不适应
翠花/亲亲21:57:50
不是 过了段时间 听说跟读听读方法后做的
無老师21:58:17
这段时间做什么了,我指的是考后,然后做跟读之前这段时间
翠花/亲亲21:58:42
就是跟以前一样做模拟题听力的 没有进行精听
無老师21:58:51
懂了
翠花/亲亲21:59:02
听力知道是弱项但是也没花太多时间在这里
無老师21:59:34
换句话说就是你做听读的基础就是从14分这个水平段开始的,因为单纯的做题其实无法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
翠花/亲亲21:59:43
嗯对
翠花/亲亲22:00:10
当时还不太理解做题跟提高听力水平的关系
無老师22:00:21
你现在回忆起来,是不是十分认可单纯的做题,其实意义不大,尤其是听力这个很靠基本功的项目
翠花/亲亲22:00:45
嗯对做题不能说明什么 尤其是自己熟悉的话题
翠花/亲亲22:00:59
确实单纯做题,意义不大。
無老师22:01:08
对了,这次分数出来了么?
翠花/亲亲22:01:17
还没
無老师22:01:24
那也快了
無老师22:01:32
好了,继续往下说
翠花/亲亲22:01:34
那个必须用分数说明么
無老师22:02:25
要知道大多数人是很实际的,他们只会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他人,但是从来不去看看这些人努力的过程,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
翠花/亲亲22:03:46
嗯很现实
無老师22:04:16
就像有些人会看到有个姓毛的胖子被授予少将,就认为这个胖子很牛逼,但是他们从来不考虑这个胖子为什么会得到这个少将,很多人只看结果。
無老师22:05:05
一点题外话,我们继续
無老师22:05:55
那么,你做跟读的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呢?
無老师22:06:07
这个应该是我们谈的重点,也是很多人很关心的
無老师22:06:31
你一开始选用的什么材料?
翠花/亲亲22:06:57
因为我第二次考的时候用的TPO但是没进行跟读听读 所以对内容很熟悉 在跟读听读时就直接跟读了
翠花/亲亲22:07:22
嗯第一次考的时候什么都用了除了TPO
翠花/亲亲22:07:31
后来就一直用TPO
無老师22:07:41
那么你觉得如果用voa来作为起点是否可以呢?如果你觉得这个假设无法回答,也没什么
翠花/亲亲22:07:58
据说慢吧没接触过
翠花/亲亲22:08:20
如果时间允许我想老托福也不错
無老师22:08:38
你听过老托福的材料?
翠花/亲亲22:08:51
一点点,没系统的听
翠花/亲亲22:09:03
后来有TPO就直接跟TPO了
無老师22:09:05
感觉跟新托福的差距在哪里?
無老师22:09:14
难度差别大么?
翠花/亲亲22:09:31
长了容易走神
翠花/亲亲22:09:41
内容TPO更有层次
無老师22:10:07
更有层次指的是什么?
翠花/亲亲22:10:17
结构强
無老师22:11:08
也就是说,新托福的听力更像是论文?而老托福的听力更像是短文?
翠花/亲亲22:12:04
嗯对 有这个感觉
翠花/亲亲22:12:24
对心里素质也是挑战
無老师22:12:52
不管是因为长,还是因为他的逻辑以及关联性更强,是么?
翠花/亲亲22:13:01
对都有
無老师22:13:04
不单纯是因为长
無老师22:13:14
就是这个意思
翠花/亲亲22:13:21
长也是主要原因
無老师22:13:25
那么,你一开始在听读tpo的时候,是否有不适应的感觉呢?
翠花/亲亲22:13:44
开始的时候跟其他的板油说的一样就是跟不上
翠花/亲亲22:14:05
但是我口语还算比较流利所以过渡起来也没很困难
無老师22:14:34
你把这一段解释的好粗糙,我要细致的问一下
翠花/亲亲22:14:53
丢脸了。。
無老师22:15:47
你在做听读的时候,不会是一次性把整个材料都听了吧,我觉得应该是听一段,一停,然后跟读,然后再听一段,再停,再跟读,是么?
翠花/亲亲22:16:28
我是全部都听完的然后进行跟读
翠花/亲亲22:16:38
对没有分开
無老师22:17:33
那么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就是一段4分钟的材料,你会把4分钟全听完了,才跟读。是么?
翠花/亲亲22:18:08
嗯对 我是先听2遍左右吧不看文本 然后跟录音跟读
翠花/亲亲22:18:18
不停顿
無老师22:18:55
换句话说,你是先听2遍,这是为了熟悉读音和文本,也就是原文。
翠花/亲亲22:19:02
嗯对
無老师22:19:30
然后,在第3遍的时候,你会根本不停顿录音,然后让录音一直在放,你也就是一边听,一边跟着读
翠花/亲亲22:19:31
也是看看自己哪里听不懂 比如有的单词耳朵识别不出来的
無老师22:20:06
那么这2遍里面,你会看原文么,如果看原文,你是在什么时候看原文?
翠花/亲亲22:20:16
基本不会
翠花/亲亲22:20:29
除非是非常不懂的地方
無老师22:21:25
那如果这么说的话,你还是有了一定的听力基本功才能做这件事情的,否则很多人根本听不懂tpo在说什么,那么他也就无法做听读的工作
翠花/亲亲22:22:01
因为考过2次了,而且之前也听写过TPO
無老师22:23:25
那么在第3遍的时候,也就是你跟读的时候,你看原文么?
翠花/亲亲22:24:05
开始没有 我是听读跟读交替进行的
無老师22:24:20
你说的开始没有,是什么意思?
翠花/亲亲22:24:42
就是每篇文章进行跟读听读的时候
翠花/亲亲22:25:04
先是听读再跟读 对自己也是挑战
無老师22:25:30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既然说到开始,就会有结尾或者说后面,你后来回看原文么,如果看,是在什么时候?
翠花/亲亲22:25:48
怎么也要3-4遍以后
無老师22:26:57
这个3/4遍指的是什么的3-4遍之后,是跟读,还是单纯的听3-4遍之后?
翠花/亲亲22:27:05
听读
翠花/亲亲22:27:17
跟读不是看文本么
翠花/亲亲22:27:28
我先听读不看文本然后跟读的
無老师22:27:32
ok,明白了,那么我回到刚才的话题
無老师22:28:08
我现在对于你说的“听读跟读交替”很感兴趣
無老师22:28:18
这有可能是一个核心
翠花/亲亲22:29:03
嗯就是这样 我先是干听,然后听读几遍怎样也有3遍左右 然后是跟读看文本的 一共是10遍至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