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2021-11-28 13:13:21)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诗歌

原创

分类: 踏遍青山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七绝·登妙高台

                      孤峰独峙涌松涛,怀古临渊上妙高。
                      遥想东坡邀月饮,红妆击鼓是英豪。


  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并且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

  此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

  妙高秋月千载闻名的原因第一当然是因为景,赏月佳地自然要风光好,且要有水临照。金山秀丽,天高月明,清代以前,金山在江中,可以俯视四面长江,滚滚东流的江水至此,被碧玉浮江的金山迎头劈开,分为两股,向东奔腾而去,气象万千。而妙高台下水面平静,据清《金山志》记载:"妙高台江水明如镜",登高台,仰头赏天上月,低头玩水中月,又在佛门清静地,寂寥无人语,自然是清静无匹。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妙高台上,留下佳话的有苏轼,有梁红玉。苏轼和金山有缘,至今他的玉带还在金山寺,是金山寺的镇山四宝之一。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每次路过镇江,他都要来金山小住。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到贬谪,金山也就成了他调整心情的精神家园。每当失意时,金山这座蕴藏着佛家经典的寺庙、幽静的环境,总能让他清理纷乱的心情,增加几分面对前途的信心。据统计,苏东坡一生曾十多次来到金山,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闽浙行·奉化·妙高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