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2021-09-25 20:14:30)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诗词

原创

分类: 踏遍青山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七 绝 · 咏团龙贡茶
                   圣山梵净出名茶,  竟得皇家恣意夸。
                   但饮一壶消困顿,  身轻步健逐云霞。


 印江县紫薇镇团龙民俗文化村,位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镇所在地8公里,原始生态资源、水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堪称青山绿水,世外桃源

 该村地处梵净山西麓,为峡谷间一“袖珍盆地”,葱笼阴翳、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与众多的清泉、溪流,交织成一幅山重水复的迷人画卷。

 自古名山出好茶。受梵净山小气候影响,团龙村光照不充分,年平均气温低,雾多露多霜期长,独特的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正好孕育了醇香甘冽而回味悠长的团龙“贡茶”。

 梵净山团龙贡茶有着浓郁的神奇色彩,曾被巴、楚后裔作为祭祀先祖或通达鬼神的上品,今山民冲傩还愿时仍作为首选之祭祀珍品。

 相传,很久以前,梵净山团龙村一位叫柴洪的后生,因其母口舌生疮,背上长了一个痈疮,心内如火焚,昼夜呻呤呼号,即上山采来红笼头菌,用嘴将其母背上的痈疮吸尽后,将菌捣敷于疮处,其母虽觉清爽,但口苦舌燥,心火难息,仍然痛苦呻呤不止。柴洪面向金顶跪拜,祈祷上苍,默求不已。其孝心打动了正在金顶与释伽牟尼佛祖讲经论道的弥勒佛祖。佛祖怜其孝心可嘉,命金甲战神于福建武夷山采来一袋新鲜茶叶和三粒茶种,于雷雨之夜,对睡梦中的柴洪说:

 念你孝心可嘉,佛祖授你鲜茶叶和三粒茶种,你可将茶叶捣碎敷于令慈患处,并将茶叶投于沸水给令慈喝下,其疮和病可略消。令慈命中有数年疮痈之痛,可将三粒茶植于土中,待茶树长成后命妙龄少女于清明之前,雷雨之夜采摘,然后将茶叶置于少女胸乳之中,取其纯洁至阴之气,用鲜茶叶生敷于疮,泡茶给令慈喝,并对金顶默念佛经百遍,其痈疮和心病即可痊愈。柴洪依言而行,翌年春,茶叶长成。清明之前,雷雨之夜,柴洪命其两妹冒着雷公活闪将茶叶采摘回家,如法炮制,其母果痊愈。后人将少女采摘的茶为“活闪茶”,少男采摘的称为“雷公茶”。

 岁月悠悠,明隆庆二年(公元1569年),李贵妃(明穆宗之第九位妃子)代天子巡狞,来到苗疆,见一山高耸云天,问及土人乃知是梵净山,心慕之,逐毅然入山修道。土人将九皇妃在梵净山修练之洞称为九皇洞、其观称为九皇观。九皇妃闻听团龙“活闪茶”的传说后,乃派行脚僧捎茶至京献于皇上,万历皇帝饮后但觉口舌生香、回味甘洌,不由大喜,感念九皇妃,即赐其为“团龙贡茶”。后土司为取悦皇家,将“活闪茶”或“雷公茶”装入土罐子内,贴上白皮纸,加封土司印,派茶使献与皇上,乃至成俗。

 据言,柴姓先人种下的三粒茶种,至今仍生长旺盛,经中国茶科所专家鉴定:其中最小的茶树树龄已在650年以上。

 梵净山团龙贡茶富含硒、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绿色佳茗。 如今,团龙村积极整合茶叶资源,着力打造“团龙贡茶”、“梵净山翠峰”两个品牌。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多彩贵州行·书法之乡·团龙贡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