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表现性评价--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

(2010-01-24 20:31:30)
标签:

教育

分类: 评价选拔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表现性评价受到世界各国教育评价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评价改革中,表现性评价也以其发展性特征而备受关注。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主题1: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教育测量学家才开始对表现性评价产生兴趣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ing)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学业成就测验是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整个教育中、从学生完整的学校生活中、从课程中游离出来,单独进行评价,所以,这种测验比较长于测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识记、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关注于低水平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高度综合的心智技能却难以测查,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更是无能为力。而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上述弊端,它重新回归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在课程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正因为表现性评价具有上述超越于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优势,它才在当代教育评价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也正因为表现性评价体现了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评价理念,它才成为了当前国内外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不可缺少的又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备受人们的青睐。
      其实,表现性评价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并不陌生,它早就已经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评价中,只是在其他传统学科课程评价中较少使用。在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中,倡导在各科课程评价中广泛使用表现性评价,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及时掌握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二)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
      下面有三个表格,可以比较充分地向我们展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其中表l用实例表明了表现性评价涉及的不同于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五个领域;表2从目标、学生的反应、优点、对学习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表现性评价不同于客观性测验、论文测验的特点;表3则从任务的真实性、复杂性等四个方面对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进行了比较,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表1--表现性评价的五个普通领域及范例
      交流
      操作
      运动
      概念的获取
      情感
      论文写作
      握笔
      射击
      构建开和闭合的电路
      与别人分享用具
      演讲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装
      接球
      为任务选择适当的工具、解决的办法
      在合作小组里一起工作
      外国语的应用
      使用显微镜
      单脚跳
      辩认不知名的化学物质
      服从学校规章制度
      听从口头指示
      解剖青蛙
      游泳
      对实验数据资料进行归纳
      保持自制
                                          
      表2--各种评价方式的比较
      价评方式
      表现性评价
      客观性测验
      论文测验
      目标
      评定将知识和理解转换成行动的能力
      知识样本,具有最大的有效性和信度值
      评定思考技能或知识结构的精熟度
      学生的反应
      计划、建立和传递原始反应
      阅读、评价和选择
      组织、写作
      优点
      提供表现技能充分的证据
      有效率——能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个测验度量的施测
      可以评定较复杂的认知成果
      对学习的
      影响
      强调在相关和问题背景情况下,使用现成技能和知识
      过分强调记忆,如妥善编制,亦可测量到思维技能
      激励思考和写作技能的发展
      表3--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比较③
      
      
      
      纸笔测验
      选择型试题     补充型试题
      表现性评价
      限制型表现   扩展型表现
      
      低 ————任务的真实性—————高
      低————任务的复杂性—————高
      低————需要的时间——————高
      低————评分的主观性—————高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表格对表现性评价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表现性评价的几个突出特点: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既可以是给学生评分,也可以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但其重点是在后者。
      ·表现性评价比较擅长同时也是比较关注的评价领域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表现性评价的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
      ·表现性评价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一般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加以解决。
      ·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
      ·表现性评价比较费时费力,需要付出的时间代价较高。
      ·表现性评价容易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论的主观性较强,信度较低。
      在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表现性评价情境的真实性问题。一般地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情境越真实,就越能显示出学生在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真实发展状况。可是,有时发生学习的真实情境是无法重复的,因此,只好使用模拟情境。模拟的情境越接近真实情境,表现性评价的结果就越能代表教学所期望的结果,就越符合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当然,表现性评价施测情境的真实程度是受教学目标的特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的。传统纸笔测验中任务的低真实性与表现性评价中任务的高真实性,可以通过购物找零钱这一计算能力实际应用的例子来说明。
      
      表4不同真实性程度的计算应用题①
      
     
     
     
     
     
      让学生做一道应用题:小明在商店里用6角9分钱买了一件小玩具。他给营业员1元钱,应该找回多少钱?
      将上述题的情境以真钞代替,然后问每个学生,营业员找的钱是否正确。
      将学生配对分组,并用真钞和分角色扮演上述情境。
      带领学生到商店(或“开设”一家玩具店),让每个学生用真钞买(或卖)一件玩具,体会真实购物的整个交易过程。
      
      从上述表现性评价的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表现性评价既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局限性。例如,在评价学生知识的识记和再认情况时不如传统学业成就评价那么有效,评分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评估费时费力等。实际上,传统的客观性测验对许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是高效而可信的,如果精心编制,它也可以用于评价包括分析、推理和综合在内的一些高层次的心智技能。所以,在运用表现性评价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来分析判断方法的适切性,避免不分具体情况,盲目推广。当然,在淡化分数的义务教育阶段,甚至高中阶段,采用表现性评价作为对客观性测验的补充,是极其必要的。由于表现性评价更加尊重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广泛性,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多方位地表现自己,因此,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改理念出发,表现性评价理应成为当前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