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的主要类型

(2010-01-04 14:48:5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评价选拔

一般来说,表现性任务主要有六种类型,下面逐一加以介绍:

(1)结构性表现任务

结构性表现任务是指评价者事先精心设计并指定的、相对比较简单的表现性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这种任务时所开展的活动及活动结果的评价分析,可以较清楚地判断学生在某一知识和技能领域基本的发展状况。之所以用“结构性”一词,是因为这种任务中涉及的评价内容是相对比较单一的,学生的表现也有相对比较统一的模式。结构性表现任务可以是纸笔表现,也可以是非纸笔表现。这里的纸笔表现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它是一种强调在模拟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在纸笔表现任务中,经常用“设计”、“建立”、“创作”等行为动词,如设计一个流程图、电路图,创作一首诗或一个短篇故事等。纸笔表现测量的成果是知识和技能两者综合应用的结果。例如,要求学生用图来表示文字题中的数学思想;研究了小红利用时间的图表后,写一个小红生活中特殊一天的故事;解决一个故事中的问题,并说明是如何解决的等。

非纸笔表现是指事先设计的要求学生使用除纸笔以外器具来完成的表现性任务。例如,要求学生用一套四个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几何图形,拼出的几何图形越多越好;打电话去询问一件工作并要求一份申请表;演示如何将酸和水混合等。

(2)口头表述

口头表述是指要求学生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的表现性任务。如做课堂演讲、参与辩论等。通过口头表述的测查,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概括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所掌握知识的理解程度。

(3)模拟表现任务

模拟表现任务是为配合或代替真实情境中的表现,局部或全部模拟真实情境而设立的表现性任务。例如,在社会学习课程中,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法庭审判、市政会议、招聘面谈等活动;数学课中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一般来说,在完成模拟表现任务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较好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知识面的宽窄程度、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高低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等都能较好地反映出来。在许多情境下,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所显示出来的技能和能力,是其在未来真实情境中表现的一种准备。

(4)做实验或调查

这是学校评价中经常要求学生完成的一类表现性任务。学生做的实验和调查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实地调查,也可以是问卷调查;可以是实验室实验(主要用于自然科学),也可以是自然情境下的实验(主要用于社会科学)。通过完成这一类表现性任务,学生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展示自己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同时还可以直接感知和体验自然和社会,促进自身动作、认知、情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来寻找控制水土流失的办法;对阅览室内广告的配色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组合颜色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等。这类任务有时比较简单,有时却非常复杂,涉及众多的知识技能领域和繁杂的实施步骤,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因此,这类任务既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合作完成。

(5)创作作品

这类任务可以是要求学生创作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幅画或制作一件东西等。完成这类任务,一般需要学生不仅拥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而且拥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勇敢的冒险精神等心理素质。因此,通过这类任务的测查,可以评估学生在上述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状况。

(6)完成研究项目

这类任务一般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研究课题开展研究,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完成某种特定的研究项目。这类任务非常接近于科学研究活动,是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模拟,有时干脆就是真实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完成这类任务,需要学生复演科学研究的过程,亲自体验科学研究活动的酸、甜、苦、辣。所以,这类任务的测查可以较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根据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的不同,研究项目可以有个人项目、小组项目、个人一小组项目和扩展型项目之分。

·个人项目。

如要求学生写一份图书馆研究报告,就需要学生运用收集和使用参考资料的技能、选择有用信息的技能、组织和规划报告的技能、书面语言表达技能等。完成这类项目通常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讲究新颖和美感。

·小组项目。

这是需要两个以上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的任务。实施这种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评价学生与他人合作技能的高低。

·个人一小组项目。

这通常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一般是先由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研究,完成以后再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准备一份研究报告。这种项目的评价既要评估小组的成功,也要考察个人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例如,要求学生实施关于某个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就需要小组先制定计划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然后再由每个小组成员分别写一份调查报告,描述调查的全过程,并对调查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扩展型项目。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完成这种任务,需要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或制作一件独特的作品的过程中,把学术、思维和交流技能融为一体。扩展型研究项目可以有多方面的结果,且每一方面都有评价的标准。在实施这类表现性评价时,一般要求学生全面参与研究和评价的全过程,即:参与标准的制定、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的开展、研究结果的评价、研究报告的撰写、口头交流并对研究发现进行答辩等;自始至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中用到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技能,交流技能,自我评价技能和独立学习的技能,在某些情况下还有职业技能。扩展性研究项目进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师生间的密通

 

(转自《课程教材与评价》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