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一则新闻:请“民工”到歌剧院去看歌剧。儿子听后立马说: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是资源的浪费,“民工”们会在歌剧院里会“睡着”的。
阿雷不评论儿子的看法的对错,这是一个“90后”对“请民工到歌剧院去看歌剧”的看法。
不是说民工就没有“到歌剧院去看歌剧”的权利,而是说,没有搞懂,现在的“民工”们需要什么?缺什么?正如前些时候,有个厅级高官就提出:给“民工”们送“避孕套”,这个做法如果实行,肯定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有好处。
“民工”,是在现阶段中国社会里的一个“专有”名称,是指从农村到城市里工作的人们。
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被称之为“民工”的同胞,都是文化低或是没有文化的人,他们多半只有很简单的要求和愿望:工作环境能好点、吃得饱一点、工资高一点、春节能回家过年。(博客里如有民工兄弟的可回应)。
当下,各种各样的批评都有,阿雷相信,儿子的评论不是在批评民工,他应该是对请“民工”兄弟“到歌剧院去看歌剧”的组织者提出疑问吧?
事实上,除了请“民工”兄弟们“到歌剧院里看歌舞”表演外,还有好多的事情,可以为民工们想、为民工去做:为他们买社会保险、开“民工”运动会、组织他们到大夫山公园跑步、到“文化广场”放“露天电影,或是让他们少加点班,买一台17"电视机让他们看”连续剧“,在员工饭堂加菜,请他们吃点低价的酒等等,说不定比请他们“到歌剧院去看歌舞”要开心!
毕竟,现阶段的中国,歌剧院,还没有“民工兄弟”们的座位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