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皮皮1岁11个月10天打人耍赖整治 |
分类: 皮皮成长日记 |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皮皮进入了打人敏感期。反正在妈妈忙忙碌碌无暇顾及的情况下,皮皮打人的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温和管教似乎也没有起到作用。现在小皮是动不动就伸出小手来对别的小朋友劈头盖脸一巴掌拍过去,据外婆说小区里好些小小孩的家长都已经抱着自己的孩子躲着他了。我和皮爸心想:可不能让小皮成为小区一霸,否则以后我们俩就等着挨家挨户给人家赔礼道歉吧。
http://s2/middle/6358cfe2tae9eb6593c51&690
——————————————————打人的N个理由————————————————————————
恰逢这次国庆节,小皮和小咩这两位好久没一起玩的好朋友一起去密云,一起去动物园。两小孩的相处让我有机会好好观察小皮同学的打人行为。结合之前对小皮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观察,我发现皮小皮打人的动机不外几点:
1、维护自己的物品
这是发生频率最多的。对于自己的东西,小皮向来具有强烈的拥有和保护欲,未经允许绝对不许别人碰。之前是别人碰了,他就着急得哇哇大哭,现在是对来者毫不客气地抬手就打,不管对方是不是比他还强悍。
——密云CY家的天井里,CY阿姨给了小皮一瓶酸奶,小皮吃了一半后,我随手放在旁边。小咩过来坐在了酸奶旁边,小皮同学本来在玩,见状赶快过来把酸奶抱在怀里,然后抬起手来打小咩。
——动物园,小皮不坐小推车要我抱,小咩过来踩在小推车上玩,小皮就赶紧下来推开小咩要自己坐上去了。
——小区沙坑里,他的工具如果没有问过他就被别的小朋友拿去玩了,那他绝对要抢回来再打人家几下才罢休,但如果征求他的意见,他一般还是会很大方地,尤其是有别的玩具可以交换的情况下。
——国庆当天森林公园,我拿出苹果,让邻居妞妞也过来吃,小皮不干举起手来就要打妞妞,手里还拿着牙签呢,真怕他扎到人家小姑娘。
——国庆当天森林公园,一起玩的还有妞妞妈妈的同事孩子乐乐,大家吃零食的时候,乐乐妈妈说有麻花,小皮立马把嘴巴里的东西吐出来说想吃麻花,我说那给乐乐小汽车玩吧。没想到小皮竟然举起手来打乐乐,小姑娘平白无故突然挨了一下真是无辜得很。我巨汗!
小皮维护自己的物品,还维护妈妈的东西。出去玩的时候,不仅他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我背的包他也不让别人碰,哪怕别人是好心帮拿一下。有次在楼门口,我手机掉地上了,丹宁妈妈帮忙捡起来,小皮同学也不干,伸手就想打人。
2、认为公共的玩具是自己的,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大到健身区的那些设施,小到草坪上一根喷水的龙头,要么谁也没兴趣,要么抢着玩,小屁孩们就是这样子滴。
——在体育公园玩浮桥,他在前面不走,挡住不让一个小妹妹过去,还伸手打妹妹。
3、嫉妒——因为妈妈关注了别人
——在动物园,我拉着小咩的手,夸了一下咩咩的Hello Kitty的手表真好看,小皮同学又朝小咩举起了他的小巴掌。
4、孩子之间为争夺什么东西起冲突
这种情况应该不少,往往我还没搞清楚为什么,他们就开始打了,而且双方很快就被拉开了,通常打不起来。
细究起来皮皮打人都是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而采取的自卫举措,至少都是正常的有原因的。我们对小皮打人的反应先是训斥,大声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发现光训斥作用不大就辅之惩罚:抓住他的手数到100才放开。
——————————————————不同情况下该有的反应—————————————————————
如此看来,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应该在明确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后,进一步帮助他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告诉他具体应该如何处理。这样才不会让他产生委屈情绪,并逐渐积累起社交的经验。
对于第一种情况:维护自己的物品。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皮皮强烈的“物权意识”,宝宝的“物权意识”是很多父母最近才意识到需要保护和培养的。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的,首先要尊重和保护皮小皮的物权意识,不要随意表现大人的所谓“大方”,对于所有他的物品要先征求他同意才给别的小朋友玩,对于他的宝贝比如小汽车更应该心里有数,不要随意建议他和别人分享。对于其中有误会成分在的情况下,要向皮皮和对方说明,坚持让皮皮说“对不起”取得对方谅解。
摘抄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线》如下:儿童在这个阶段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外人眼里,他们突然变得“自私”起来,不愿意让别人动用和分享他们的玩具和物品。很多父母为了面子强迫孩子分享,很多孩子表示拒绝后遭到批评。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作为人,我们必须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能量、才华、价值、行为、钱财等等,对它们负责任。不及时确立“我的”这个概念,我们就没有自我;不知道什么属于我们,我们可以支配什么,应该对什么负责,我们就无法发展责任心,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儿童“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让他们确定自己的“财产”不会被到侵犯。
第二种情况,很多时候,和皮皮讲道理还是能讲通的。而且要懂得适时地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即时提出对公共玩具的分配方法,比如一人玩一个部分共同玩,或者是轮流玩等。
第三种情况,哈哈那就是告诉他,妈妈爱他,最爱他,永远都爱他。一遍一遍地说,帮助他明确无误地感觉到父母的爱是不会变的。
对于第四种情况,其实我内心是希望孩子的矛盾就让孩子自己解决的,大人尽量先观察而少掺合,如果需要用肢体语言解决问题,那就打上一架吧,不都说男孩子要在打架中成长的么。我明确告诉皮皮的是:女孩子不能打,要绅士;比你小的不能打,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因此他的打架对手只剩下同龄的和大孩子,通常一发生冲突,对方家长马上介入,这架是打不起来。
国庆节那天,在小区里小皮偶遇流星雨家小宝,跟在大孩子后面模仿多多哈。除了玩的,我估计他还学了一招打架的招数就是用脚踢。那天两小娃发生冲突,小宝开打,上半身被宝爸抱住了,就用脚踢皮小皮。后来我们在沙堆玩的时候,小皮要打另外一个小朋友,被我拉开时,也采用的踢的动作。学习得还真是快呢,现挨一脚现卖就用上了。回家路上,还一直要去踢路边的绿篱,估计还在练习他的飞毛腿功夫。
国庆假日有两天和小咩在一起,发生了冲突。我们大人的第一反应也是随他两人打。咩妈说小咩平时太善良了,被打了也不知道反抗,因此鼓励她:皮皮打你,你就推他。而小咩对皮皮总是保留着友好,偶尔的反击也是轻轻地。小皮打两下打不到就耍赖了。
——————————————————耍赖行为的整治———————————————————————
说起小皮的耍赖功,也是有两下的。一不顺心往地上一赖,非要我拉他才肯起来,其他任何人不行。当然我不在场的情况下,他也不会这么“表演”。
http://s5/middle/6358cfe2taeb7621d9254&690
这个国庆假日,某天在体育公园里,重点对皮皮动不动就赖地不起的“耍赖”行为整治了一番。忍着别人异样的眼光,想着为皮皮长远好,狠心和他对峙了一个多小时,要他自己站起来,要他自己走路,直到他哭累了,自己说“皮皮再不耍赖了”才抱起他来离开。一路人说可别让孩子这么哭了,哭的时间够长的。皮爸向人解释是平时就让他妈给惯坏了才需要这么收拾一下。我眼里已经含着泪,但心情是平静的,至少不纠结了,我清楚在纠正皮皮的错误行为上,他爸爸没说错,而我需要的是内心的强大。
经过一番整治,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两天他一想赖在地上,我说:站起来,妈妈不抱赖在地上的孩子。他就能自己站起来了。
爱,不等于纵容,希望我们一次次细微的纠正能帮助小皮养成良好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