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想:从“双模式”到“双拳战略”

(2013-03-12 15:52:34)
标签:

联想

双模式

双拳战略

杨元庆

财经

作者/陈润,财经作家,商业杂志专栏作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13年4月1日,联想将迎来2000年之后的第二次拆分。

2000年5月 12日,联想一分为二,“教父”柳传志将“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两面蓝色大旗分别交到杨元庆、郭为手中,人们将此视作“接班仪式”,并称赞“分槽喂马”的智慧。13年之后,联想将正式分拆为Lenovo和Think两大业务集团,此时杨元庆已肩负董事长CEO大任于一身,有人看出与苹果争高下的味道,有人说“为刘军接班CEO铺路”,还有人宣布“并购IBM的国际化失败”。眼看就要登上全球PC第一的宝座,联想突然宣布惊天变革,究竟意欲何为?

杨元庆2013年1月初在宣布组织架构调整的邮件中说:“Lenovo只在主流和低端领域有明显成效。而在高端产品市场,Think是我们最好的品牌资产。”这句话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联想将沿用制胜武器“双拳战略”,在主流、低端市场和高端领域左右开弓,摧城拔寨。

2009年4月2日联想全球消费策略发布具有革命意义的“双拳战略”正式对外公开。联想将全球市场划分为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两大市场商用客户和消费类客户两种客户Think和Idea两大产品集团以Think产品集团为“左拳”,主打成熟市场和商用大客户;以Idea产品集团为“右拳”,主打新兴市场和消费类客户。前者打保卫战,在巩固市场时更关注赢利能力,保证利润最大化;后者前期不以赢利为目的,重点占领市场份额、获取市场认识度。

“双拳战略”之前,联想正举步维艰。2008财年第三季度,联想亏损高达9700万美元,颓势仍在继续,无奈之下,柳传志在2009年2月再度出山担任董事长,杨元庆重回CEO之位。经过四年国际风云变幻,杨元庆已经从哲学层面考虑问题,这个颇具太极拳色彩的“双拳战略”既蕴藏阴阳之道,又遵循市场规律,以“右拳进攻、左拳防守”形成短期利益与长期布局兼顾的战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效果立竿见影。“双拳战略”出台并执行后,联想在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5308万美元,比2008年第二财季盈利2344万美元增长126%,并扭转此前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的危险局面。更关键的是,联想在中国内地之外的新兴市场综合销售额达到6.18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15%,市场份额增长0.8%。

其实,任何成功战略都不是灵光乍现的杰作,它是管理思想的结晶与实战经验的积累。“双拳战略”源于联想的“双模式”,2003年,联想的国内市场被跨国巨头戴尔步步蚕食,在过去的三年里,联想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从27%跌落到24%,平均每年下降1%,而戴尔的直销模式所向披靡,他们凭借深厚的客户关系,无须招标会就直接把订单拿到。联想为此专门成立“D项目”进行复盘,在2004年5月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双模式”在“脑力风暴”中孕育成形。

联想将业务模式重新划分为关系型与交易型两大版块,关系型针对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客户,单笔采购量大,需求比较复杂,需要良好的客户关系保持持续合作,直销为主;交易型针对家庭、中小企业客户单笔采购量小,很少连续采购,以分销为主。两类客户的产品偏好、采购方式及服务内容等各有不同,联想以“双模式”破局,问题迎刃而解。

2004年秋天,联想手握“新型武器”——“双模式”向戴尔开战,到当年12月份,市场局势发生逆转,联想的大客户市场占有率由年初的 17%升至22%,与戴尔24%的市场份额难分伯仲值得提及的是,“双模式”联想带来的不只眼前与戴尔争夺战中的这场胜利,由此演变出的“双拳战略”为联想在全球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高歌猛进立下汗马功劳,现在,联想又将其用于Lenovo和Think两大集团的业务模块和组织架构调整,再创辉煌。

1984年创业伊始,联想通过近30年的实践与总结,以探路者的身份书写了一部中国企业发展史的教科书总结出“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拐大弯”“4P文化”“双模式”、“双拳战略”等数十条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道理朴素简单,过程却充满艰险毕竟转型、变革之难不在于批判,而在于实践不在于破,而在于立。联想每一次飞跃,都源于变革带来的“红利”。

客观来说,如今联想在PC行业独占鳌头、移动互联网领域厚积薄发的骄人战绩,亦不能就此定论“双拳战略”必然先进和高明,如果没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以助力“双拳战略”顺利推进,联想仍存在前功尽弃的风险

                          ——本文已发表于2013年3月刊《支点》杂志,有删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